特级教师:实现数学解题过程中的语义转换
一轮的高考数学复习,就是要帮助学生梳理课本知识,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结构,从课程知识中积累自信和胆识,让解题实践为解题技能提升铺路.
要知道,学解题就是学走路,需要去听,去说,去读,去想,去写,去悟,去不断地反复思考与总结.增强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一名有思想的学生.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精才.
要知道,我的高考我做主,我的数学我学习.读题要仔细,审题要谨慎;设计要周到,推理要严密;计算要准确,画图要达意;表述要清晰,检验要有效.
本文以“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函数与导数”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差异分析方法,实现数学解题过程里的语义转换.
【典例1】集合,则集合的元素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不确定的
讲解:因为集合M的元素是“直线”,集合N的元素是“圆”, 所以集合中没有一个元素,即为空集,故选A.
评注:辨认集合就是要弄清楚集合的元素. 例如:若,求. 相信读者会给出正确答案的.
【典例2】(2010年福建考题)对于复数,若集合具有性质“对于任意,必有”,则当时,( )
A. 1 B. C. 0 D.
讲解:依题意,可取,得,选B.
评注:本题是新情景、新信息题,考查集合与复数的基础知识. 由,得,或者,这需要选择和取舍的!
【典例3】(2010年湖南考题) 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 B.,
C., D.,
讲解:对于B选项,当x=1时,有,故应当选B.
评注:其余三个选支是真命题,你能逐一说明其正确性吗?
【典例4】若,则P是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讲解:因为p成立,等价于,所以p 成立,推不出q一定成立;显然,q成立,一定可推出P成立的. 故应选B.
评注:较复杂的不等式里,蕴含了对任意实数恒成立,所以p就等价于简单的不等式,通过化归思想把复杂问题变化为简单问题.
【典例5】(2010年陕西考题)某学校要召开学生代表大会,规定各班每10人推选1名代表,当各班人数除以10的余数大于6时再增选1名代表. 那么,各班可推选代表人数y与该班人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取整函数y=[x]([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可以表示为( )
A.y= B. y= C. y= D. y=
讲解:从反面入手,用排除法作答. 当时,C、D的值为1,而依题意不选代表,所以,排除C和D;当时,A的值为0,而依题意应选1名代表,所以,排除A. 故选B.
评注:本题设计新颖、独特,解答时需要充分理解取整函数的含意,善于把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联系起来,做好迁移与转化.
【典例6】(2010年全国1考题) 直线与曲线有4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讲解: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出直线与曲线,观察图像,易得实数a须满足关系式
,且,解得.所以,应填.
评注:本题考查函数的图像和不等式的解法,着重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把原问题改编为:直线与曲线有4交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你会解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