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辅导:“参考答案”比“标准答案”更合理
社会上总是喜欢把为试卷所制订的答案称作是标准答案,从而将之作为挞伐的对象,觉得既为标准,就不可动摇,符合标准即对,不符合标准即错,扼杀了许多学子思维的创造性。其实这是积久以来的误解,“标准答案”这一说法很久以前就为业界废除,代之以“参考答案”这一说法,两字之改,意义完全不同。
不是标准答案,是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者,意味着答案不是唯一的标准,仅仅是为阅卷者提供参考也。对于任何一场考试来说,命题者是设置命题和制订答案的人,阅卷者是执行的人,对于命题者所制订出的答案,阅卷者是否执行,这不在命题者所管辖的范围,所以他所制订出的答案,仅仅是阅卷者进行阅卷所参考的依据,没有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效益。
事实上我们任何一场考试,阅卷老师在阅卷前都要对答案进行集体讨论,对于答案中值得商榷的地方进行修正和调整,或者在阅卷过程中,根据考生所答题的共同情况,对部分答案进行一些补充或修改。这些都是极正常的情况。但既然为考试,尤其是像高考这样大型的选拔性的考试,为公平起见,执行答案没有一个标准不行,没有标准就是对所有人不公平。所以我说,没有“标准答案”这一说法,但是应该有一个答案标准,答案标准就是拿统一的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人,其公平公正性是显而易见的。
“标准答案”和“答案标准”这一颠一倒,绝不是做文字游戏,而是两种主体观的反映。 “标准答案”是以命题老师为主体,同意我的即对,不同意我的即错,体现出学术上的霸权主义和专制主义;“答案标准”是以考试对象为主体,制订答案时既要考虑到他们能够回答到哪一步的思维程度,又要考虑到拉开差距,批卷时既要参考答案,又要考虑他们答案所呈现的共同状况,制订相应的标准,再去衡量所有参考者的答案实际,这是“以人为本”观念的反映,既有科学性,又有民主性。
上海高考作文不设“标准答案”
近几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阅卷,对于材料作文的审题,阅卷老师事先不预设主题,而是先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批,看考生的实际答题情况,根据考生所呈现的主题,阅卷老师在心中形成一个一致的标准,然后再根据这把尺子来衡量所有考生,我觉得这是相对公平合理的做法,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观念。因为一个阅卷老师的思维毕竟受到很大局限,拿这样一把尺子去衡量广大考生,必然会错杀一部分考生。事实上我们每年阅卷都会发现一些考生确实思维不简单,超乎我们阅卷老师的想象,那确实是美丽的思维火花在一瞬间绽放。你仅仅拿你一个人的思想去约束所有人的思想,尤其是思维异常活跃的十八九岁年轻人的思想,那不是误人子弟吗?
作文是最大的主观题,理应如此,那么阅读呢?随着二期课改不断走向深入,为了体现课改精神,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上海高考语文试题中主观开放性的题目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对于这样的题目的批阅,也要执行所谓的“标准答案”吗?显然是不行的。
我们欣喜地看到,2012年上海春季高考语文和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参考答案中都出现了“答案示例”,这是不小的进步,这恰恰是“生本观”的反映。所谓“答案示例”,不是唯一标准的答案,而是命题者根据考生的思想实际,自己先拟出一个答案的样本,为阅卷老师提供参考。考生的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门的,阅卷老师根据这一“示例”,就有了相应的标准,用这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考生,就显得比较的客观、公正。像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的第10和第12题,就提供了“答案示例”。如第10题,有人评论林海音的文字“细致而不柔弱”,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7)段画线句。 (3分)“答案示例”是这样的:用两个“慢慢”修饰“走”和“嚼”的动作,两个“总会”修饰“走到”和“吃饱”,两两呼应,写出骆驼不着急的性子,意味深长。用词朴素,句子简短,表达恰到好处,不见柔弱。第12题,“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 (4分)[来源:其“答案示例”如下:“冬阳”在行文中虽然着墨不多,但与全文都有内在联系。 “冬阳”点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冬阳的温暖烘托了童年生活的温馨美好,为全文奠定温暖的基调。这样写足见作者构思之巧。
建议:多提供一些“答案示例”
循着这一思路,我想指出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命题中所存在的一点问题。大家都知道,考试命题是属于测量学的范畴,测量学讲究科学性和严谨性,而语文,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最不适宜科学的测量,那种以科学主义的方法来测量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悖论,这在当前是一种没有办法的事,因为高考要讲求稳定,要改只能跨小步,不能迈大步,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命题人的苦衷,但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将事情做得尽可能完美些,我想这不算苛求。
比如第10题,有人评论林海音的文字“细致而不柔弱”,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7)段画线句。且不说题干表述有些模糊不清,既然“细致而不柔弱”是评论,那就不应该是赏析,而是阐述,结合画线句来阐述林海音文字的这一特点,就是这道题的命意为什么不能更个性化点呢?既然是有人认为,就不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仅仅是一家之言,既然是一家之言,为什么要让成千上万的考生来证明呢?况且林海音的文字即便是“细致而不柔弱”,也不是通过第(7)段画线句——“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这几句话看出来,而是通过对林海音作品文字整体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再退一步,即便这几句话体现出 “细致而不柔弱”的特点,那“答案示例”也是答非所问。 “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这是细致,体现出作家观察的细致,而“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蕴含生活的哲理,充满了坚毅而自信的力量,这可叫 “不柔弱”,如何又能说“用词朴素,句子简短,表达恰到好处”等等呢?这哪跟哪呢?我不知道这“答案示例”是命题老师的“下水之笔”还是试做考生的答案,因为每一年高考前都要抽部分学生去试作考题,如果是后者,从试作考生的答案中选取最佳答案作为“示例”,我觉得会更好。
整套试卷只提供了这两道题的答案示例,我觉得还是少了些,实际上主观开放度较大的不仅仅这两道题,像第7、第8、第11题,都有一定的开放度,主观性都很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开放度较之这两道题还要大一些。像第7题,第(6)段画线句的作用是_________。 (2分)答案是:细致入微地写出骆驼吃草料的样子;突出“我”观察的仔细,表现了儿童的好奇和天真。我觉得这一答案是值得商榷的,第(6)段画线句“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这固然是体现了“我”观察的仔细,表现了儿童的好奇与天真,因为本段最后有一句话“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但这样理解是不是浅了些?因为这是童年所看到的情形,当她成年回顾这一生活时,是不是充满了对童年的回味?再说这几句话除了说明“我”观察仔细外,更重要的还是说骆驼,前面说“安静的态度”,后面说“沉得住气”等,这一动作体现出骆驼安静稳重的品格。
此外,《冬阳·童年·骆驼队》固然是美文,但“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一句的标点是不规范的,正确的标点应该是:“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尽管是大作家的作品,作为高考的语段,还是可以稍作修改,做到尽可能规范。另外,此篇是《城南旧事》的序言,序言有序言的文体特征,我们高中教材中也有《白莽作<孩儿塔>序》、《宽容序言》、《激流总序》、《兰亭集序》等多篇序言,本篇序言的特点在哪里?是否可以与某篇作比较?这样的题目设置一道,我想是不是对中学语文教学更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