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高考英语语法备战四大法则
一、熟悉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纵观近几年高考不难发现,现在的命题者渐渐开始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所谓“能力立意”,即重视学生思考、分析和运用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行文造句。通过设置情景,将知识的考查与语言意义的考查有机地结合,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综合测试的目标。
因此,广大同学在备战过程中第一点即是要重视运用。有句老土的话叫做“书山有路勤为径”,备考同样如此。当然备考“场景风”当属最轻松的了,同学们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多听一些原版的英文资料,不仅要关注新闻,还可以关注讨论、演讲等形式,如CCTV-9的一些文化类节目,以及地道的talkshow,对于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地道程度会有很大帮助。
二、高度重视各知识点,确保零失误
很多同学进入高三后,会把英语语法的复习重心放在难题偏题上,这完全是一个误区。高考试卷中出现难题偏题的概率是极其低的,如果为了1%的可能性放弃99%的必然性,结果肯定得不偿失。
三、学会归纳分析,掌握高频考点
1)动词短语。
—Is Peter there?
—______, please. I’ll see if I can find him for you.
A. Hold up B. Hold on C. Hold out D. Hold off
—I’m still working on my project.
—Oh, you’ll miss the deadline. Time is ______.
A. running out B. going out C. giving out D. losing out
通过这两题我们发现,对于动词短语的考查同样是放在特定的场景之下,作为交际用语,所以请同学们务必在理解名意的基础上,辨析词义,进行选择。
2)动词时态。通过学习我们会发现,英语和汉语存在着诸多区别,其中时态是最大差别之一。中文中对于时态的表意十分模糊,没有固定的规范,而英文则不同,五花八门的时态各司其职,时态成为了高考语法必考点。08年高考对时态的考查放在了第33题:
—I’m sure Andrew will wi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final.
—I think so. He ______ for it for months.
A. is preparing B. was preparing
C. had been preparing D. has been preparing
细心的考生不难发现,所有时态的考题基本上都有相应的时间提示语,本题中“for months”就扮演了这个角色,通过这一点很容易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当然,有的时候时间状语不是如此明显,同学们不能自乱阵脚,试着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分析,答案也自然就会浮出水面。
3)情态动词。自初中起,我们便开始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情态动词,作为传情表意的好方法,高考同样不会放过对于情态动词的考查。与中考等低年级考试不同的是,高考中的情态动词考法通常会与时态等多个知识点相结合,如08年35题:
—I’m sorry. I ______ at you the other day.
—Forget it. I was a bit out of control myself.
A. shouldn’t shout B. shouldn’t have shouted
C. mustn’t shout C. mustn’t have shouted
题干中“the other day”作为明显的时间状语,作用匪浅。通过这一状语我们才能够最终确定选项。对于情态动词本身而言,同学们复习中首先要弄清楚各个情态动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再次要重点关注一些特殊用法,如“情态动词+have done sth.”表示推测意义,而本题中的“should have done” 表示“过去本应该做某事却未做”。最后,则同样是要结合上下文加以准确判断。
四、摆正心态,勇敢面对难点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基础题目无法拉开距离,而真正锦上添花的,还得靠那为数不多的难题,在高考试卷中,这些题目大致分部在倒装、非谓语动词、从句等几大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