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 地理有两大变化

2014-03-07 来源:

  3月6日,《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公布,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考试说明》提前了近一个星期发布。作为高考的“风向标”,《考试说明》是安徽省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复习迎考的指南。有了《考试说明》,考生可合理安排有关学科的毕业复习计划,避免备考时的盲目性,减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

  《考试说明》由考试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以及附录等几个部分所组成。其中,“考试性质”介绍了高考的性质、特点、功能等。 “考试要求”提出了高考对知识、能力及个性品质等方面的要求。“考试内容”解说了考试的内容范围(必修和选修模块)及应掌握的程度。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规定了考试形式、所占时间、试卷的结构,以及考试内容、试题题型等项目的分布情况。 “题型示例”则对各种题型提供若干经典试题及简要说明,以便考生了解高考的考查方式和要求。

  地理:环保、单独两孩等是热点

  点评名师:合肥七中祖冰峰

  今年的地理《考试说明》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上有进一步完善,考试范围上有不小调整。

  考核目标的变化:考试目标和要求中,在描述上有所不同,如:将“学科素养”改成了“地理学科应用能力”。将“要求学生提出适用于该理论的实际问题”改成了“要求考生运用该理论分析、阐释实际案例”,新增了“能够从文字资料、地理图形、地理图(景观图片、遥感影像等)、地理数据中获取信息”,“能够运用正确的观念、地理知识、地理技能与方法,结合新材料,提出解决现实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思路和方案”。更强调对地理知识的运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中删除了“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

  考试范围也有不少变化,自然地理部分(地理必修1)删除了“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必修3)中,将“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调至(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后。在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环境保护(选修6)中,将“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移至第一,删除了“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此外,资源和环境等考点的顺序发生变化,新增“环境污染形成的主要防治措施”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世界地理部分则新增了“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开展基地科学考察和保护基地环境的重要性”。

  今年《考试说明》中选择的题例与2013年相比有较大的改变。选择题12组例题中更换了5组,非选择题12组例题中只更换了3组。

  复习建议

  考生首先要规范答题,在考试和平时的练习过程中都要确实弄清楚每道题的题意,一定要按题意和要求去回答,准确使用学科术语也是答题的关键。

  在备考中,考生要注意环境保护考试范围的变化,估计今年仍然会涉及此部分内容。此外,还要关注人口与单独两孩、重大工程与深空探索、农业民生与可持续发展、新型城市化、极地科考等热点。

  在乡土地理方面,考生要详细复习安徽省地理,建议安排一定时间复习安徽省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产业转移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