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前制订“精密学习表”助力2011高考

2011-01-11 来源:上海高考网

  寒假日益临近。对于高三生而言,寒假可能比平时上课还要忙累。那么,怎样才能让“年年相似”的寒假“变变脸”,过个富有新意的假期呢?寒假的时间一般在3周左右,又逢传统佳节——春节,又该怎样安排好这个“特殊时段”呢?智慧、巧妙地安排学习时间最关键。为此,笔者采访了闵行第二中学高级教师许织云、年级组长陈秋波。

  作息表:每天学习时间保持5-6小时

  寒假里,学生的学习将由在校时的被动学习变为完全靠主动学习。陈秋波表示,考生要制订一套合适的学习计划和假期作息时间表,做到复习有计划,生活有规律。假期计划应包括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比如寒假作业、薄弱学科的补习以及课外学习;同时还包括整个假期和家人串亲访友、进行体育锻炼等。以往,很多学生放假后早上不吃饭,睡懒觉,尽情地放松,平时的生物钟完全被打乱。

  开学后,一时很难适应正常的作息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新学期的学习状态。因此要把每天的学习任务、时间具体化,比如早晨几点起床,晚上几点休息,上下午时间如何利用等。

  每天安排学习的时间应保持在5-6小时,合理利用时间,统筹规划。要保证每科的学习时间。例如:你数学定的是2个小时,但2小时过后任务还没有完成,建议赶快根据计划更换到其他的复习科目。

  不同科目巧安排

  许织云表示,在寒假的自主复习中,不同的学科也要巧妙地安排。第一,文理搭配,学习不累。早上起来洗漱、早餐之后,可以先朗诵古诗文或其他经典作品或优美的时文1小时。之后,休息10分钟,做一门理科作业1小时。接着,打开录音机,先放一段轻音乐,稍事放松后,听听英语磁带(可以是名家对课文的朗读,可以是课外辅导读物,还可以是原版故事、电影录音等)约1小时。这样,一上午的时间就在文理科间隔学习中愉快、充实、高效地过去了。

  第二,区分时段,因人而异。这是学习有效的必然要求,因为,一到下午与晚上,人的精力总有不济的时候,每当这时,学科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下午2点左右的时间,人一般会有昏昏沉沉的感觉,这时就用于完成相对“机械”点的文科作业,比如政治、历史等,在类似“消遣”般阅览之中使头脑逐渐“清醒”起来,为此后的理科学习创设必要的条件。

  晚上临睡前,再记诵英语单词、句式,或是古诗文名句,这样做不仅效果好,还有助于快速进入梦想。

  专家建议:劳逸结合,关注时事

  区别对待,劳逸结合,是学生过个有意义寒假的关键,同时也就决定了寒假复习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许织云表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身心、智力、学力、兴趣等诸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的复习也应该有所区别。

  此外,学生在寒假期间要博览书刊,兼收并蓄。这是另类“复习”,也是对高考学生非常有益的。近期全国许多高校自主招生笔试与面试题(普通高考也大致类似),题目深入浅出、五花八门,如复旦、交大的题目——世博会对上海今后的影响;对上海房价上涨有何看法;“现在的社会舆论中对竞赛有很多质疑,你如何看待这些质疑? ”;谈谈对中国足球的印象;宜兴有什么特产?请介绍一下紫砂茶壶的来历;……如果学生平时不看书读报,增加积累,扩大见闻,又怎么会回答出彩,令面试老师满意的答案呢?

  许织云强调,比做对题目更重要的,是练就理解题目、调用知识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答题考察学生的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其没完没了埋头应试,不如多腾出时间学习有用的知识。并且,从近年的高考卷来看,诸如上述的“活”题、开放性试题在逐年增加。因此,利用寒假一些难得“自主”的时间,阅读一些看似的“闲书”、报刊,“复习”一些高考的有关内容,不仅会为你的高考作文(包括语文与英语中的作文,而这两科则是每个考生必考的)积累素材,开阔视野,打开思路有帮助,就是对文科学生的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也有很大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