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倒计时 考前120天复习战术
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严格执行,随机应变,是有效学习的必备条件。
在考前一学期复习攻略中,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复习及时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尽管我们可能并不能从枯燥的学习中体验到孔老夫子体验到的“快乐”,但是,作为即将高考的学生,我们应该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可以给自己的未来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为此,我们应该克制自己的种种欲望,收拢心思,专心学习,做好功课,虽然辛苦,但是想到了“为未来投资”,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功课,孜孜不倦地学习。
心理研究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这就是所谓的“艾宾浩斯曲线”。所以,为了巩固基础知识,我们应该及时地复习,以免发生遗忘。
◆各科平衡
做到均衡复习有两个层面。第一,各科都要复习到,也就是说不要偏科。一些同学可能对感兴趣的科目或者对自己喜欢的任课教师所教的课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就影响了其他科目的学习。第二,各科的复习方式和内容都各不相同。有的人做事情只有一个套路,有的人则有针对性。对于高考的复习,合理安排各科复习计划,适时调整各科进度与内容,是有效复习的前提。
◆不打疲劳战
我们不要为了高考向疲劳极限挑战。在校园里,匆忙行走的肯定是高三生。但是从他们疲劳的眼神中我们可以推测,他们的复习效果并不理想。而在高考结果中,经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一些不被老师看好的调皮学生却在高考中跃居前位。因此,在适当时候放松自己的心情,轻装上阵,保证自己充沛的精力。
◆专心致志
做个听话的孩子可以做到专心致志。古语说“十年寒窗苦”。为了远大的目标而劳苦自己,舍一时之玩耍的乐趣,换得一世的事业和幸福。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体验到的艰辛是无法形容的。但是,为了更美好的明天,我们不妨做个听话的孩子。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既满足了家长与老师的期望,也能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相关链接:“烦”家长,怎么办
不可否认,很多家长看着自己的孩子不“争气”便似火上浇油,他们的焦虑程度甚至远远高于学生本身。然而,一些学生对家长的苦口婆心并不抱有好意,甚至厌烦了父母的唠唠叨叨,由此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也有些学生由于家长过分“照顾”而导致了自己独立能力下降。
生存的法则是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看过很多报道之后就会发现,学生越是跟父母理论,父母越是不理解学生。“我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父母以为自己将辛苦全部搭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希望也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是希望,孩子是我生命的延续!而面对一个不理解自己而又不能按自己设计的理想轨迹行走的孩子,父母能不伤心吗?然而,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似乎永远也不能合理解决。
作为学生,你试图改变家长的观念很难,力图摆脱父母的“纠缠”也很难,离家出走不是办法,弃学在家不很现实。所以,你要做的就只有面对现实,学会积极应对父母“唠叨”的方法,学会跟父母沟通,毕竟,未来是自己的,需要自己来开辟与创造。
◆化苦口婆心为良言箴语
你可能厌恶了父母的唠唠叨叨,厌烦了父母的谆谆告诫。但是,没有一个父母的初衷是想让你感到心烦,但他们的行为又确实让你感到厌烦。作为孩子,或许不能改变父母的这种已经定型的教养习惯,但是你可以学会理解父母,不要将父母的苦口婆心看作是烦恼,要将其视为谆谆告诫,将苦口婆心看作是良言箴语,看作是一种激励或期望。
◆视悉心照顾为旁然无物
很多家长为了让考生安心地复习,包揽了考生一切除了学习之外的事务,包括吃饭、洗衣,甚至同学交往等等。
你的父母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行为呢?对此,你也许很不习惯,但你却能理解父母的心情,并为此感到内疚,感到不安,担心自己成绩不佳无以回报父母。然而,当你为此感到内疚、感到不安时,却恰恰失去了很多宝贵的复习时间。因而,对待这种情况最好就是不必顾及家长的照顾,我们将来会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来回报父母,能够考入大学目前而言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但即使失利,只要你曾经努力过,父母也会谅解的,别忘了,自己是父母的继承。
◆化干戈为玉帛
高考前,常有学生与父母发生冲突,双方意见不一致。比如学习方式上,考生希望在枯燥的学习之余能有时间来娱乐休闲一下,而家长则考虑到时间紧迫,要分秒必争;在学习态度上,考生并没有重视高考,甚至厌倦高考,而家长则望子成龙心切,迫切地希望他能够顺利考入大学。
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怎么办呢?建议可以暂时缓和气氛,先做个听话的孩子,然后再跟父母交流,说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一些身边的例子说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