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声音:高考作文中的“人”去哪儿了

2009-02-27 来源:招考无忧

  复旦附中 黄玉峰

  高考是中学教育指挥棒,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上海高考语文卷正面临着“阅卷老师做不对标准答案”、“一个题材能套多年作文题”的尴尬,这种带有“专制主义和训练主义”的指挥棒显然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

  在我看来,要想在高考语文学科中拿到高分,一半是靠聪明和拼命,一半是靠运气。我参加过高考命题,也担任多年的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我们中心组的五个高考阅卷组负责人总要把卷子做一遍,结果往往是两人错了,三人对了;三人错了,二人对了……几乎没有一道题大家的答案完全相同。有一次我们的答案竟奇迹般的完全一样,但打开命题人的标准答案一看,居然全错了。如果说连我们的答案都不对?那么,怎么要求学生呢?

  所以我们说,应试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专制主义。这就是“人”不见了的重要原因:限制人的自由发展,限制人的个性发展,不让学习者有独立的思考。这就是教育的专制主义。

  上海作文题06年《我想握着你的手》、07年 《必须跨过这道坎》、08年《他们》,这些题目都可以用一个模式来套,都可以写关心弱势群体。比如,06年写“我想握住民工的手”;07年写“必须跨过与民工差距这道坎”;08年写“他们是一群民工的子弟”……而事实上,写这样文章的人,也确实得了高分。这样的题目只要事先准备几篇,还有什么不能应付的?还需要读书干什么?这样的作文题,怎么能引导同学们独立思考,怎么能促进学生刻苦读书,完全可以投机取巧的。

  而国外的高考作文是怎样的呢?美国芝加哥大学出过这样一道作文题:“想象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 ”;新加坡有过这样一道高考作文题:“科学提倡怀疑精神,宗教信仰镇压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 ”

  再看看法国08年的考题:“文学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1)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2)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3)解释亚里斯多德在《尼格马科论伦理》中有关“责任”的论述;科学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1)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3)解释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有关“正义”的论述;经济社会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1)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2)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获取什么? 3)解释尼采在《人性,太人性》中有关 “德行”的论述。

  这样的题目,没有读过许多书,没有独立的见解,是无论如何写不出的。

  当然,这里有国情关系,学生、教师所处大背景不同。老实说,拿法国的这些题目来让我们高中教师写,未必有人能写出多少东西来。我自己,就无话可说。由于长期的布置习题,批改作业,讲解习题,教师们也成了机器。

  如果说高考出题是 “专制主义”,那么为了应付高考,现在的中学教育都是“训练主义”。即为了一个功利的目标,制定出一整套周密的训练体系。训练主义的本质是要速成。就像流水线那样,可是,人的精神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连作文也是搞训练。语文教育不是让学生读原著,而是让他们背“标准答案”。其实那些教辅材料的答案,只是编材料的人的意见而已。这种习题,非但无益,而且有害。它阻碍了孩子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学习更反感。

  训练主义,把每个人的训练成为没有思想,没有个性的没有独立人格的工具。还谈什么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还谈什么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在这种违背人成长规律的教育下。当然,我们的“人”就这样不见了。杜威说:教学犹如买卖,只有教师积极地卖,没有学生主动的买,买卖没做成,也不会有真正的教学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