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拨:用好“最近”的作文材料
《高中语文》六册课本中大约有150篇左右的课文,如果我们把它作为作文材料的话,那么,它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材料库”了。
这些“材料”,既可以在内容上“挖掘”它们,又可以在“形式”上模仿它们;既可以作议论性文章的论据,又可以作记叙性文章的构思;既可以是“形似”式的克隆,又可以是“神似”式的摄取。
朴实的叙述,简要的说明;慷慨的议论,真挚的抒情;精彩的对话描写,细腻的心理刻画;不经意的细节,哲理性的故事等等,在课文中俯拾皆是。因此,用好身边“最近”的课文也是我们写作的重要环节。
从“香菱学诗”看作文三要素
比如《香菱学诗》,林黛玉在香菱向她求教学诗时是怎么说的呢?“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这句话,层层设防,句句进退自如,真不简单,这正是林黛玉的说话“水平”,这也是曹雪芹笔下的那个林黛玉的说话“能力”。请注意“虽不通”、“大略”、“也”几个词语的内涵和分量,这是林黛玉的谦虚?不是。是因为林黛玉是“老师”?更不是。是身份,是林黛玉在《红楼梦》小说中的身份使她这样用词,使她这样表达。再看,当大观园里的“众人”知道是林黛玉在教香菱学诗时,她又是这样为自己“解说”的:“圣人说‘诲人不倦’,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
这句话很重要,我有我为人行事的标准。我教她作诗是圣人告诉我“诲人不倦”,这是林黛玉的理论依据,是保护自己的尚方宝剑。这“诲人不倦”四个字也是很有分量的,以此可以证明自己教香菱学诗的行为是有“出处”的,有“依据”的。教香菱学诗为何会遭到“众人”的指责呢?一个“好老师”为何又要用圣人的言语来“推卸”、“证明”、“保护”自己的行为呢?
再说香菱,林黛玉首先要学诗的香菱具备这样一些“基本”要素:“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注意这里林黛玉要香菱做到的几个条件:“真心要学”、“揣摩透了”、“一年的功夫”。
然后,才写了三首诗的香菱就迫不及待地说:“你看这一首。若使得,我便还学,若还不好,我就死了这作诗的心了。”
看来三个“基本”要素,香菱一个也没有具备,看来香菱要做出“好诗”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还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课文经典例文是最好“范例”
仅从这样几组对话看,林黛玉与香菱的形象已经是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在这样的“大家庭”中,有着“主仆”关系的她们两人,是不能“公开”、“公然”教诗、学诗的。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主仆”关系。她俩这样说话,是由她俩在《红楼梦》中各自的身份、地位决定的,不是她俩之间的“教”与“学”的表象关系确定的。
其实在我们学习的课文中,这类“人物形象”塑造的经典例子比比皆是。它们也是我们学习作文的最好“范例”。
又如,《未有天才之前》鲜明、应时的观点和语言的艺术性和趣味性;《简笔与繁笔》例证、引证的自然运用和辩证的分析说理。还有张大千的《画说》朱光潜的《你为什么会感到愉快》等等都是我们写作议论性文章的“最近”又是“最好”的依据和启迪。
还有大量的议论性文章,众多的名人名言,不都是我们作文的“最近”的例证和引证材料吗?
如果我们能够把每一次课文“阅读”都当作作文学习,那么作文就不只是一次一次单独的学习行为,也不是一次一次单独的写作练习了。它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工程”,它化解在平时的每一次的课堂学习中,落实在每一次的课文阅读赏析中。
建议把这五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作为“案例”,用“最近”的这些材料进行一次写作的练习,你一定会对作者的“匠心”有所感悟,对文章的“精彩”有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