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内化:作文成功之前提

2010-04-20 来源:上海高考网

  优秀作文除了立意准确、思想深刻外,主要还在于材料的使用:用得准、用得新、用得有价值。

  材料的准备可以分三步来进行——积累是基础,因为没有积累,便“无米可炊”;内化是前提,因为缺乏内化,“乱点鸳鸯谱”,定会出现材料与中心游离现象;剪裁是关键,因为只有针对观点作恰如其分地开掘、剪裁加工,才能使观点得以充分的论证,富有说服力。

  一、把材料装在头脑中

  很多同学平时备有素材本、剪贴簿和网上下载资料,考场外写作,倒也不愁无米可炊,但一旦进入考场失去了这些外在的依托,便窘态百出。所以,一定要把材料装在自己的头脑中。

  头脑中的材料库要求品类齐全。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文章,都需要不同的材料。记叙性文章内容的主要成分是其“细节链”(一个个典型、生动的“细节”,在某一思想下串联成为一条“链子”);议论性文章内容的主要成分是其“材料链”(各种事实现象、理论依据的“材料”,在某一观点统率下结成一条“链子”);而说明性文章内容的主要成分则是其“信息链”(一系列的大小“信息”,在某一意图渗透下组成一条“链子”)。如果只拥有大量“事实”“理论”而缺乏“细节”“具象”,一旦写作一篇文章时,仍然会感到无材可用。

  记忆材料需讲究方法。像事实性材料,就特别要记清楚有关的人名、地名、场景、细节、话语及语言表达等重要信息。比如一篇以“风景”为题的考场作文,其中“欣赏书中的风景”的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是的,不用亲身经历不用亲眼看到就可感知。阴郁的澳大利亚南部德罗海达的天空,梅吉与拉尔夫神父之间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剧目正在上演。那个凄婉的故事验证了考琳·麦卡洛《荆棘鸟》书末的话: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然而通过书,我们大可不必经历痛彻心扉的生离死别,只需一颗宁静的心与一个乐意想象的情怀,我们自可将万水千山走遍。

  从这一段文字看,作者平时一定是有意识地记忆了书中的关键信息的。

  那么,如何积累整理材料呢?方法有二。其一是按材料的类别整理并扩充。这类材料积累不指向特定专题,注意力集中在使材料的类别适应不同文体的写作,关键词是“细节”“事实”“理论”。具体来说,可整理成若干个系列:瞬间、场景、风景、现象、人物、事件、名言、哲理……

  其二是按特定的专题整理并扩充。按专题整理,分类宜粗不宜细,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梳理,以便于临场调取。比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艺术、人与科技等,这样划分就可以了。两种方法综合运用,可满足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的作文对材料的需要。

  二、将材料“内化”为思想中

  “内化”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外在的材料,经过思考、体验,跟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生深度的交流和应和——这个材料为什么打动我?让我联想到什么?对我有什么意义?跟我哪段人生经历、哪种人生经验可以参照着读?读这个材料,我的思想和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看一段材料:

  大自然给予两种昆虫——蜜蜂和苍蝇以相同的生存条件。然而蜜蜂和苍蝇却不是一个活法。蜜蜂积累财富无止无休。疲惫不堪、早衰和过劳死的现象,是它们无法排解的尴尬和不幸。苍蝇,饿则求食,饱则安息,养精蓄锐,活得自在。蜜蜂一旦分居,便将同类视为异己,它们常会因食源短缺而你争我夺,战事迭起,弄得两败俱伤。苍蝇不然,它们共食而不争食,更不会去东征西讨。穷日子,反让它们太太平平地活个够。

  从习作片段看,读“蜜蜂与苍蝇”,作者联想到了一个家庭场景,由此受到了一次情感的激荡,思考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方式,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认识。

  三、将“内化”的材料作多向开掘、剪裁并加工

  正因为学生在平时练笔、考试包括高考使用的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所以,与其在临考前盲目扩大材料库容,不如将已经拥有的材料通过多向开掘、剪裁、锤炼加工来提升它们的价值。

  所谓多向开掘,指的是发现一个材料中蕴涵的多种意义。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失街亭》故事,不同的观点,转述就不同。

  【例1】如果要论证马谡的“骄者必败”或诸葛亮的不徇私情“依法从事”,转述就应该侧重马谡自大轻狂导致恶果和诸葛亮“依军法从事”——

  三国时蜀国的大将马谡,不遵从诸葛亮“靠山近水安营扎寨”的叮嘱,不听王平的劝阻,自以为是地屯兵于高山之巅,导致了街亭失守。尽管诸葛孔明痛惜不已,但还是硬着心肠依军法从事,挥泪斩了立下“军令状”的马谡,并上表阿斗请求自贬。

  【例2】如果要论证马谡“居高未必有利”,转述就应该侧重马谡追求居高临下的感觉——

  登高望远、居高临下,固然有令人飘飘然“感觉特好”的一面,但街亭之役说明,“感觉特好”未必能作战必胜。司马懿老谋深算,先断粮道、水道,再放火一烧,就把蜀军逼入绝境。既没有空投粮草接济,更缺乏空降部队救援,守不住、无处退,马谡焉能不败?

  【例3】如果要论证“感情亲疏与认知正误深浅”的关系。转述就应该侧重诸葛亮误用马谡的原因——

  若内心的情感超出了一定的限度,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便会因此而产生偏差。诸葛亮英明一世,择才和决断的能力都不是我辈能与之并论的,可他明知街亭是成败关键所在,却居然选择了自大无能的马谡去做守将,导致此次北伐无功而返。细辨原因,恐怕就是因为卧龙对马谡的几分特殊感情让他无法看清马谡不堪大用的事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