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 贵在自愿--致2015年北京高考生

2015-06-30

  郑承军

  人生会面临许多选择题,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考填报志愿也是一道选择难题。想顺利完成这道难题,就要听从内心的呼唤,让志愿真正成为自己喜欢的志向与愿望。

  志愿与自愿一字之差。自愿是个法律术语,其实就是俗语中的“自己愿意”、非强制。而志愿是主观志向和愿望。志愿填报作为一项民事活动,当然应该顺应民事主体的主观意志和愿望,在非强制性的条件和环境下完成。也就是说,填报志愿,一定要服从自愿原则。

  填报志愿,就像“爱由心生”,由心而发,非爱不填。每年在大学里都有这样的案例发生:由于没有在自愿原则下填报志愿,导致考生即便考上大学,进入填报专业,终因不喜欢而郁郁寡欢,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半途而废、退学重考。

  当然,也要看到,志愿是理想,高考是现实,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俗话说“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其实,有理想的现实同样可以丰满。人一辈子自己选择人生的机会并不多,填报志愿算是一次,为何不发自内心地拥抱理想?但理想不是妄想,还是要实事求是,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理想和现实的最佳组合是:理想既要照进现实,也要照顾现实。

  填报志愿与其说是在选择学校和专业,不如说是在选择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填报志愿,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今后的职业发展相结合,才是最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尽管现在本科教育提倡“宽口径、厚基础”,但也开始进入专业学习了,专业学习与今后将要从事的职业生涯就有些关联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唐纳·舒伯认为,职业生涯发展除了职业就业外,还应该加入“自我发展”的概念,如果不与自我发展相结合,不顺应内心,那么,今后的职业发展有可能进入一条痛苦的道路。同理,填报志愿时,如果志愿不能跟从内心,只怕也会给未来的生活带来痛苦。

  填报志愿,与其说是在挑选学校和专业,不如说是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因此,填报志愿,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别林斯基说:“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时期,如果不适应与自己成长时期的实际特点,就可能窒息他身上的任何发展。”为了不窒息考生们的发展细胞,一定要从考生自身的实际出发,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倾听内心的呼唤,不盲目追赶热门专业和热门学校,要坚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考后见分填报大平行志愿,与其说降低了填报志愿的难度,不如说要求考生更加注重填报技巧。填报志愿,贵在自愿,但也不能任性,想怎么填就怎么填,一定要认清自我、把握形势、注重技巧。笔者十年前曾经将填报志愿的技巧总结为“三看”,一是看分数,考生应将几次模拟考试后的绝对分数作为志愿填报的基础;二是看排位,根据考生模考成绩找到所在区县的排位,参照去年、前年这个分数段和名次看大概能考什么学校。三是看调剂,如果学校很多相近专业都很吸引你,建议不妨填上服从调剂,这样录取的机会就会大很多。十年前是考前估分填报志愿,十年后是考后见分填报志愿,光从这三看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今年的填报形势。根据大平行和“一分一段”发布的新形势,还应加上“新三看”——看冲劲、看底牌、看冷热。看冲劲是指填报大平行志愿时,可以冲击一下“跳一跳、够得着”的高端学校;看底牌是指大平行的后几个志愿一定要填能够保底的,中间的志愿要填报分数相对匹配的学校;看冷热是指不要以为“大平行、知分填”安全系数较高,就可以高枕无忧,还是要冷热搭配,切忌全部填报热门高校,避免因扎堆而落榜。

  总之,填报志愿,贵在自愿,但也不能任性。祝愿今年的高考生们都能顺利完成志愿填报这道难题,让理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