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3所民办高校试点放开收费 住宿费标准自主确定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市教委联合发布通知,从今年9月新学年开始,本市部分民办高校试点放开收费,学费、住宿费标准将由各高校自主确定。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试点的民办高校范围仅限城区外,共有13所高校进入试点名单。根据通知,此次试点放开高校收费的意义之一,也是为了促进本市非首都功能的疏解。
“关于本市民办高校学历教育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本市民办高校将试行分类管理。从2015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城区外的民办高校学历教育收费标准将试点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具体学费、住宿费标准由各高校自主确定。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此次共有13所郊区民办高校进入试点范围。
放开收费,是否意味着高校可以任意定价?根据通知,虽放开收费,但试点高校必须根据办学需要、市场情况,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并保持相对稳定,且每年在公布招生简章前,必须将当年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学费、住宿费标准以及价格变动等情况报到市价格、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查。
根据通知,对于民办高校在校的老生们,此次新的收费政策将不产生影响。市发改委、市教委明确要求,各试点高校在调整收费时,必须实行“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即新入学的学生执行调整后的收费标准,在校生仍执行原收费标准。
配合新的收费政策,此次通知对试点高校做了多方面规范,包括要求各民办高校必须严格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在学校网站、招生简章、录取通知书等处公示收费及价格举报电话等;有收费减免规定、资助和奖励措施的,也必须一并予以公示;另外要求,各校学费、住宿费按学年或学期收取,不得跨学年预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试点放开收费的民办高校范围仅局限于城区外,城区内的民办高校收费标准,仍要求实行政府指导价,2015年新增及调整的专业收费标准,也须由市教委按照经市政府同意的标准发文明确。
为何放开城区外民办高校的收费?根据通知,此次高校的收费政策调整,与本市促进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息息相关,将通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马上就访
13所民办高校调查:4所涨价8所维持不变
昨日,北青报记者对13所进入试点的民办高校进行了调查采访,了解到今年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暂不具备招生资格,而其余12所民办高校里,已有4所高校上调了学费,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北京吉利学院四所高校学费都有所上涨,上涨学费最低为3000元,最高达一万元。除了这4所学校,其余8所民办高校的学费与往年一样,住宿费也没有明显上涨。
多数试点民办高校仍维持学费不变
虽有新的政策“红利”,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民办高校今年都未上调学费,仍与去年保持一致。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对于新的政策,13所城区外的民办高校多数都表示清楚,但基于各种客观情况的考虑,因此未运用新政调整学费。
一所试点高校表示,“学校在进行学费变动时,需要经过较复杂的报批过程,而且需要充分的变动依据,因此如果没有大的必要,学校仍习惯沿用往年的收费标准”。
据了解,民办高校是否调整学费,也有一套相应的测算机制。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的一位老师告诉北青报记者,虽有放开收费的新政策,但今年学校的收费标准仍保持不变,其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办学条件都没有发生变化,且物价也没有明显变化,因此没有必要上调费用。
四所高校“尝鲜”新政新学年上调学费
虽多所试点高校仍保持原收费标准,但北青报记者调查了解到,今年仍有4所民办高校上调学费,3所试点民办高校今年结合软件教学及硬件设施上的“升级改造”,相应地上调了学费。
其中,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新学年的收费上涨幅度最高,达到一万元。据了解,该校此前已多年未调整学费,今年在新的政策背景下,开始上调学费。该校相关负责人刘老师解释说,由于学校今年在软硬件方面都有一些调整,因此调整了学费,如将以往25-30人的大班教学改为15-20人的小班教学,以保证每一名学生都会得到专业课老师“一对一”的辅导;为今年入学的所有新生延长国外学习和实践的时间,从以往的半个月增至1-2个月。硬件方面也对旧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如将原有的8个播音室增至18个。
“按照政策规定,我们学校每年的招生人数是有限的,这些在软硬件升级方面的先期投入,学校也只能从每个学生身上多收一点学费,才能补回成本,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刘老师表示。
学费增长未影响民办高校“吸引力”
此次对于城区外民办高校收费的试点放开,其中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疏解本市非首都功能。但民办高校若选择上调收费,是否将对这些学校的吸引力产生影响?北青报记者从4所上调学费的试点高校了解到,今年学费的上涨并未影响到他们的招生计划。
据了解,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的报考人数,今年甚至还有小幅增长。该校相关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虽然他们的学费新学年上调了一万元,但今年他们学校的报考生达到了3万多人,与去年相比反而增加了5000人,涨幅约20%;单以北京一地为例,今年的报考人数就增加了近600人。
“学费涨了,学校的配置肯定也要跟上,不然怎么能招到学生呢?”该负责人解释说,在学费上涨的情况下,报考人数不降反增,最主要原因是,学校软硬件升级后,对学生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