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解读福建高考改革焦点
备受关注的闽版高考改革方案终于尘埃落定,这样的改革方案对我省考生会有什么影响?我省高考改革何时启动?改革将如何进行?东南快报记者通过采访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教育专家、业内等各方面权威人士,全方位解读高考改革的各大焦点。
焦点一:缘何进行改革?
业内称,此次我省进行的招生制度改革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改革。那么,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呢?
省教育厅厅长黄红武表示,这次的改革方案有五大任务17条措施。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前途命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改革。
从大背景而言,自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各地先后出台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天津、北京、青海、上海、江苏、浙江、海南、西藏、宁夏、广西、广东、甘肃、黑龙江、辽宁、贵州、河北、山东、湖南、贵州、江西、吉林、山西、重庆等若干个省区市的高考改革方案出炉。
我省在2014年底就开始启动《实施方案》的研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重要批示,李红副省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省教育厅也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开展6个专题调研,并赴上海、浙江等省市考察。同时,我省还先后召开多场座谈会,征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并听取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最终,我省《实施方案》经过省政府批准后上报教育部,现已备案通过。
焦点二:改革将带来何种变革?
据省教育厅厅长黄红武介绍,闽版的方案整体设计了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层次、各类别的考试招生制度。
“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立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建立完善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扭转单纯用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增强素质教育导向。”省教育厅的相关人士表示,建立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制度,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该人士还表示,改革高考录取评价方式,普通高校录取依据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即“两依据、一参考”,这样的做法,解决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改进高校招生录取模式,逐步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模式的改革,增加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权。改革中考中招制度,中考由省里统一组织实施,提高了中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建立全省统一的初中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焦点三:缘何进行普高学业水平考试?
“为什么要实施普高学业水平考试呢?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全面发展,避免严重偏科。其次进一步增加学生选择空间,促进学生学会选择、规划人生、扬长避短。再次,为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学校特色和专业要求的学生提供服务,促进高中、大学人才培养的衔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作为学生毕业的依据,又用于高校招生录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升学考试的压力。”省教育厅相关人士表示。
同时,业内人士也表示,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才需求也升格为多样化的需求,因此也需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焦点四:合格性考试14门是否增负?
此前,外省有声音提出,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过多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对此,教育业内的相关人士说,我省提出将语数外等14门科目均列入考试范围,实行全面考核,虽然科目达到14门,但这14门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对于合格性考试而言,既然是合格性考试,难度不会太高,一般合格率比较高。即便有小部分学生不合格,同一科目也有2次考试机会,这样这部分学生还有一次补考的机会。
在考试时间方面,省教育厅
相关处室人士也透露,14门考试科目不会一次性同时进行考试,因此不会一下子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虽然目前具体的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尚未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将分别在3个学年中分次考试。例如,第一学年考音乐、美术、通用技术等,第二学年考其他科目,再到第三学年再考剩余的科目。具体如何考,还要等具体的方案出台之后才能确定。
同时,教育界业内人士也表示,这样的做法不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对比之前的内容,学生的必修模块和内容反而减少了,而且考试范围和内容也将更合理,更注重能力的考察。
焦点五:6选3的等级性考试如何影响学生?
据了解,此前,我省的高考科目为3+文综/理综,也就是社会俗称的考生选择文科还是理科的套餐。新的改革方案提出,今后的考试中,还将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选择选考3门,成绩作为高校招生的依据。相比之下,社会各界更愿意把这种模式称为“自助餐”。从“套餐”到“自助餐”,仅仅是学生选择的改变吗?
“事实上,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选择改变,而是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尊重。”教育部门的一位业内人士说,“学生在新的制度下完全可以做到自由选择,扬长避短,学其所好,考其所长。考自己愿意的学科和方向。”据介绍,例如以前文理分科,学生如果选择了理科方向,只能选择物理化学生物,文科方向的学生只能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新的制度下,喜欢生物的学生可以选择生物加其他两门。如果他的化学不太好,这样可以避开短处,选考比较好的其他两门。
那么等级制将如何进行考核呢?昨日,教育厅没有给出明确的表态,不过省教育厅表示,更具体的细则需要等到2018年才见分晓。
“按照外省的做法,等级制应该也不是简单的‘A、B、C、D、E’五等,可以理解为‘A、B、C、D、E’五等若干级,在五等中,为了提高区分度,还将进行细分,在作为录取参考时,还将把等级折算成分数纳入高考总成绩中。这样也以便于高校录取。像目前浙江和上海就分了非常多等级。”一位教育界人士猜测,“另外,为了便于学生提早选择,考试的时间可能安排在每年的统一高考前,时间有可能是4月。”
从目前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方案来看,上海实行的是5等11级,浙江实行的是5等21级。其中,浙江的等级被称为最复杂的“等级赋分”。
同样,在2018年6月底前,招生高校也会按专业公布具体的选考科目要求,例如化学专业会提出其中一门选考科目是化学等等。
焦点六: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保证真实公平
根据新的方案,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高校录取的一个参考。那么综合素质评价到底是什么样的?
“综合素质评价其实更像一份考生学习记录的电子档案,体现出来的不单是考生的分数,而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人。”教育界人士说。
那么如何才能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可用呢?据介绍,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普通高中评价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社会实践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负责实施。
省教育厅表示,为了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可用,我省要求学校严格落实“写实记录”,推进评价内容具体化,评价程序规范化、评价管理电子化、评价监督制度化,建立公示与举报、申诉与符合、诚信与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综合素质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高校提出具体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按照规定,评价的内容必须可考察、可记录、可比较,必须是“写实记录”,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校3年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做得怎样,都将被记录下来。
“就好比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有他获得了某某奖项,这不是简单的记录,还必须有经过公示的各类佐证。原则上,只要不涉及隐私均应该公示后方可记录。”一位教育界人士介绍。同时,评价还必须做到电子化,注重修改的程序。一经录入不能修改,修改必须报批并记录痕迹。
相关链接
我省高考改革进程
据了解,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2015年启动,目标是到2021年,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机制。一起来看看哪些进程和你息息相关。
2016年: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2016年秋季,在部分普通高中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
2017年: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17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中职学校新生开始实行学业水平考试。
2017年:全省统一组织实施中考,启动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改革。当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20年,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生招生考试制度。
2018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全面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2020年: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
2021年:实施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