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已拥有高水平高校11所
毋庸讳言,深圳曾是高等教育的洼地,基础薄弱,与城市的定位和发展不匹配。但是这一切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林俊峰是福田中学2016年的毕业生,他的高考分数高达662分,超一本线154分,全省排位258。凭借这个分数,他完全可以挑战清华、北大,也可轻松报考人大、复旦等国内顶尖大学,可是他最终毅然选择了深圳大学。除了要照顾家庭等个人原因,深圳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给了他信心。他坚信,在深圳,他能接受到一流的高等教育,而深圳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更适合自己的未来发展。近几年,“林俊峰们”越来越多。他们的选择,就是对深圳高等教育砥砺奋进的最高褒奖。
加速建设扩大规模
“深圳的大学越来越多了,这是我们非常直观的感受。”家住罗湖区的邓小姐告诉记者,她是在深圳长大的。2009年她高中毕业时,深圳可以选择报考的高校只有深大、深职院和信息学院,“我的很多同学都选择了广州的高校。”但是2016年,她的妹妹参加高考时,发现可供选择的本土高校多了起来。从南科大到港中大(深圳),再到2016年开始首次本科招生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孩子在家门口上名校的梦想不再是奢望。
经过砥砺奋进的五年,深圳截至2016年已经拥有高校11所,其中全日制高校10所,全日制在校生9.05万人,专任教师499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0.9%,全职院士10名。特别是2016年,高等教育喜报频传,一大批高校落户深圳。2016年11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完成了前期筹备工作,正式成为国内第一所引进俄罗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俄合作大学,将于2017年起面向全球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2016年12月,天津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与深圳市共同签署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关于在深圳合作办学的协议》,三方承诺共同建设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都确定将设立深圳校区……
10个特色学院也已签约落户。如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开展引领国际教育的研究生教育,2015年,已招收首批40名博士生;湖南大学-罗切斯特理工设计学院(深圳),主要在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技术等开设学科专业,2015年,招收首批100名本科生;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自2014年起,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项目已招收研究生;深圳大学列宾班,第一批学员已完成学习课程,5名学生赴列宾美术学院深造。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深圳国际太空科技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罗格斯大学创新学院(深圳)、华大基因学院等,正在稳步建设中。
在这五年间,深圳高等教育“放量上扬”,既是深圳市民的福音,也将为深圳的发展汇聚高端人才,做好人才储备。
汇聚高端提升质量
高校数量突飞猛进的同时,深圳高等教育也不忘加紧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的转变。
就在今年5月中旬,深圳大学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这是深大继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之后,第四个进入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深大自启动“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后,科学研究的规模和水平开始快速提升。2016年,该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达到208项,在全国高校排名第33位。ESI数据分析显示,深大的计算机科学将于2017至2018年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物理学、化学有望于2019至2020年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2020年第二期高水平大学建设完成时,深大ESI世界前1%学科的数量将达到6至7个。
深圳大学的崛起只是深圳高等教育的一个缩影。目前,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列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录新生高考成绩基本位于各省市前1%;深圳大学城成为全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聚集、高水平科研、高新科技信息和高层次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深职院、信息学院双双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在提升现有高校质量的同时,引入高端教育资源,借力成熟名校经验,这成了打造高等教育“深圳质量”的一条特色之路。2016年8月29日,深圳市政府与北京大学在广州签署合作备忘录,决定以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为基础,共同建设北大深圳校区。除了北大,目前列入深圳正洽谈引进共建校区名单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其中,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今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按照计划,深圳未来至少有7所“985”、“211”院校。在位于龙岗的深圳国际大学园内,香港中文大学、北理莫斯科大学等世界级名校也已开始招生和教学,未来5年,进驻这里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将有10所左右。凝聚国内外高校的智慧,共同在深圳“发力”,深圳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指日可待。
职业教育迎来春天
深圳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及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融合化、集聚化、智能化发展,壮大互联网、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未来产业,推动金融、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发展。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张基宏表示,推进这一战略部署,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进取精神的优秀企业家和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在这个背景下,深圳技术大学应运而生。深圳技术大学位于坪山国家高新区内,是深圳“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的一所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去年10月底,深圳技术大学筹备办和深圳大学进行了商谈并达成一致,深圳技术大学将依托深圳大学应用类专业,实现2017年首批招生。据深圳技术大学筹备办公室主任阮双琛介绍,深圳技术大学办学规模2.8万人,该校将以市场需求、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强化工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形式,探索应用技术技能型办学新模式。目前,筹备办已与德国阿伦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与德国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威茨堡应用技术大学达成合作意向,正在商谈合作的还有科隆应用技术大学、汉诺威应用技术大学、亚琛应用技术大学等。深圳技术大学的建设,将对深圳市构建国际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开放式国际化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强势政策保驾护航
“深圳市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底子薄、势头好。虽然2010年前深圳市高校较少,更没有985、211院校,但近年来通过大力引进集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高起点建成和筹建一批高校,并和一批国内外顶尖名校签约在深合作办学。”深圳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张基宏对深圳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让张基宏如此底气十足的,是2016年10月深圳第一个针对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制定的文件《高教意见》出台。《高教意见》确立了深圳市高等教育未来10年的总体发展思路。未来10年,深圳将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同时,坚持现有高校和新建高校协调发展,较大规模大学和特色学院建设并举,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同步推进,重点发展大体量(万人规模)本科层次以上的大学,重点打造理工科、医学类学科和专业。为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张基宏提出了包括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实施一流学科培育计划、引进和培育高水平师资、与境外著名高校共建特色学院、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等六条举措,争取到2025年,全市高校达到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3至5所高校排名进入全国前50,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前10%的学科达到50个以上,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的学科达到3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