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考综合改革“怎么干”——自治区教育厅负责人就新高考进行解答和指导
广西全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的时间定于2019年。这意味着,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将按照新高考方案的要求进行学业水平考试。同时,2019年起我区还将按照“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测试的要求,对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测试。
那么,面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高等学校和中学作为改革的主力军、主战场,又该“怎么干”?5月6日,在全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培训会上,自治区教育厅负责人就“高校怎么招、中学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三个问题,进行了重点解答和指导。
高校怎么招?
依据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据介绍,从2022年起,我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实行“学校+专业”的平行投档模式。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分专业类或专业从6门选考科目中确定不超过3门的科目范围,学生只需1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内,就符合该专业类或专业的报考条件。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及招生录取机制的改革,将使未来的高校生源发生新的变化,必然对高校人才培养带来深刻影响。”因此,我区高校要密切关注和学习借鉴上海、浙江及2017年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省市高校的做法措施,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规格和选拔标准,研究探索考生综合评价机制和多元录取机制。
需要指出的是,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主要难点在于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透明度。从实际操作看,由于高中学校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使用高中学校各自提供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存在着可比性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在诚信意识相对薄弱的社会环境下,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极易受到种种不诚信行为的干扰,影响高校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
据悉,目前,我区已经出台了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正在建立全区统一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并将于2017年9月全面运行。因此,今后高校在招生时要建立和完善综合评价机制,扭转招生“唯分数论”的做法,同时继续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加大招生公开公示力度,主动接受各方监督。
中学怎么教?
合理编班,把“走班制”落到实处
从2022年起,我区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必考科目,并从6个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考3科,成绩计入高校录取总成绩。这意味着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文理不分科”。可是,6选3的科目组合方式多达20种。受师资及教学条件限制,学校在组织教学时,不可能把“文科理科”两种编班方式跟进改变为“6科选3科”的20种组合编班,因而组织实施“走班制”教学势在必行。
“走班制”教学能较好地解决高中教育中既要提升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统筹解决基础与分流、均衡与专长等问题。所以,学校必须探索和设计出适应学校自身实际情况、适应学生求知需求的管理制度,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合理编班,逐步把“走班制”教学落到实处。
此外,面对改革,高中校长要主动肩负起推动教学改革的重任,可向先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的上海市、浙江省学习,向组织实施“走班制”教学较成功的北京市、上海市等省市学习。而高中教师要积极优化课程和教学方案,积极探究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后与学生自主权的和谐共生,因材施教,继续保持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学生怎么学?
发挥特长,学会选择,提早规划
我区高考综合改革给予了学生选择最优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校招录体系之中的机会,从统考“套餐”变成选考“自助餐”,减轻压在学生肩上“科科学、门门拼”的重担,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性。那么,学生作为高考的主力军,又该怎么学习和“练兵”呢?
广大学生要结合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合理安排普通高考统考科目、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的学习时间。既要突出对选拔性考试科目的倾斜,也要保障对合格性考试科目的学习。同时,在“走班制”的教学背景下,学生还要学会调整学习方式方法,尽快适应新型课堂并融入学习氛围。
此外,学生们还要做好客观定位,在正确评估自身的学习能力后,选择适合自己进入高校学习的渠道。既可以通过参加“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普通高考统考”入读高等学校,也可以选择完成及通过14个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后,经高职院校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选拔入学。
据介绍,今后教育部还将制订印发《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纲要》,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提高教师对学生人生发展规划的指导能力。因此,我区学生今后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选择,规划人生。通过对生涯角色的试探,逐步确定职业偏好,并在选定领域中开始起步、历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