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布6所本科红牌专业调控或预警院校

2014-11-27 来源:

  本月中旬发布的2014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中,晒出6所本科红牌专业调控或预警院校,分别为:盐城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淮阴工学院(园艺)、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旅游管理)、南通大学(应用物理学)、苏州科技学院(社会工作)、盐城师范学院(对外汉语)。“就业不好的红牌专业能否很快压缩或砍掉?”“有些专业持续几年红牌,是调整不力还是另有隐情?”该《报告》一经披露,引出人们若干疑问。记者为此进行了一个多星期的调查采访。

  专业会在不经意间“变红”

  红牌专业的标志性特征是就业率低、月收入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等。记者调查发现,专业“变红”往往让人始料不及,专业“红绿”也会在不经意间悄然切换。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专业的景亮(化名)最近很苦恼,毕业了才发现自己的专业已经由热转冷了。“高考填志愿时,看到材料专业被列为‘预计10年内最热的专业’,所以就毅然填报了。谁知道毕业时这个专业就热不动了,招聘的岗位好少,班里47个人,仅个别人找到工作。”

  “今天的红牌专业也有可能是明天的绿牌专业,如计算机曾在2010年和2011年两度上榜就业黑名单,可是最近计算机毕业生非常好销,有的公司一下子就能招聘上百个。”南京一位高校老师感言。

  那么,专业“红绿”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而更值得关注的是“人为”因素。南京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指出,现在不少红牌专业都属于“盲目跟风”,经济热的时候,连文学院都开出了与经济相关的专业,“这样的毕业生不滞销才怪。”

  调整并非一个简单的“砍”字

  红牌专业并非一成不变,影响专业“红绿”的因素也不止一个,这决定了红牌专业调整不能简单化为一个“砍”字。

  “高校部分专业设置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却可能因此跟就业红牌沾上边。”业内人士举例说,连登红牌榜的社会工作、从黄牌到红牌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关联的其实都是朝阳行业,就业率差只是因为学科人才培养走在了产业发展前面。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吴亦明坦言,近几年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就业的确不理想,90%的毕业生都改行了,但这不意味着高校应该停招这个专业,因为国家正在大力创新社会管理,未来会很需要社会工作人员。

  “高校办学不能完全跟着市场走。”东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张晓坚直言,一些基础性的长线专业和学科虽然社会需求不大,但从长远和全局来看还得办。省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鲁学军表示,不同类型高校红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不一样,所以调控也不能“一刀切”,而要重点调控培养质量差的高校。

  不能以“小众利益”为调整导向

  在2014年度江苏高校本科红牌榜上,有些专业如旅游管理、社会工作等连续3年榜上有名。红牌专业“连续红”而不是很快消失,是相关部门和高校“不作为”,还是另有隐情?

  “专业调整效应有滞后性。”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焦伟解释说,红牌专业在招生时大多并没红,学生4年毕业后才会显示就业不行,中间3年该专业还会继续招生,而只要招生就会有毕业生。所以,红牌专业公布后,即便第二年就“叫停”招生,也还会持续两三年在红牌榜上,而不是立即消失。

  教育主管部门在公布红牌专业后有没有跟进措施?“当然有。”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王兵告诉记者,主管部门监控红牌专业的主要做法是控制招生规模。此外,对相关高校新增专业或急需扩招的专业,只发“准生证”而不给计划,这样就“逼着”高校压缩乃至停招红牌专业,而把腾出来的计划用于新增或需扩招的绿牌专业。

  “主管部门发布红牌预警,既是压力也是推动学校专业调整建设的动力。”24日下午,南林大教务处副处长徐信武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说,红牌专业所在学院虽然面临招生困难及教学团队优化压力,但对学校专业结构整体优化是有利的,学校会在压缩红牌专业招生规模的同时,增设社会需求潜力大的新专业。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特别提醒,红牌专业调整决不能以学校“小众利益”为导向,而要为多数学生未来就业着想,该“动手术”时不能顾虑太多。“被众多高校追捧过度的专业,肯定会‘产能过剩’,所以专业设置切忌‘一窝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