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三生父母要多激励少攀比
案例:
晓佳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升入高三后,她有些松懈,回家不愿和妈妈交流,经常不耐烦。自从晓佳进入高三,妈妈就做好全力为女儿服务的准备。一下班就赶回家研究“高三营养食谱”:哪些食物补大脑、哪些食物调节神经。为了让女儿在饮食上不再挑三拣四,妈妈将食谱贴在冰箱上,并讲解营养的重要性。除此,如何制订学习计划、安排日常作息、上辅导班等,妈妈也有“权威”的安排。最后晓佳妈妈干脆辞去工作。妈妈纳闷自己为陪伴孩子高考,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可孩子为什么还不能进入状态?
分析:
事无巨细的过度关注不仅没有助力,反倒让孩子厌烦倦怠。父母未能调整好焦虑的心态、对陪考缺乏自信,或担心其他父母能提供更优越的备考条件而产生自卑情绪。他们又将紧张情绪弥漫在家庭中,传染给孩子,给孩子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表面上,孩子应该因妈妈的“无私奉献”感动而努力学习,实则父母却“好心”办“坏事”,无形中帮倒忙。过分体贴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和独处的空间。父母有控制的欲望,希望孩子能在自己掌控中,这让孩子感到被监督,失去亲子之间的信任与友好。
支招:
重视孩子,分清主次
高三这一年,考生由于心理、身体压力大,用脑过度,睡眠不足,可能会出现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弱等问题。新一届考爸、考妈对全新身份倍感压力,绞尽脑汁为孩子设计营养搭配。重视孩子饮食无可厚非,做好后勤保障是每位尽职的父母要考虑的事情,但父母要分清孩子在此阶段的主次。将孩子的精力放在了解饮食及营养的重要性上,会削弱孩子对学习的关注。有的孩子甚至觉得父母“小题大做”,产生敌对情绪,导致对父母不耐烦,亲子沟通出现问题。
尊重孩子,认清定位
父母在孩子高考阶段是配角而非主角,尊重孩子的意愿很重要。做决定前询问孩子的意见,不强制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完成。有些父母凭借主观臆断,单方面认为对孩子有益,殊不知这种改变可能影响孩子的复习,进而诱发焦虑情绪。若考生在高考期间出现问题,父母要平和地陪在孩子身边,倾听孩子的诉求和苦衷,了解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尽快回归。
信任孩子,理性寄望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与孩子的实际能力不匹配。过分要求成绩,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于孩子,发现孩子稍有松懈就一味指责与批评,导致孩子逐渐丧失信心。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考高分,盲目跟风轻信课外辅导班广告,不惜花“血本”让孩子挤出仅有的休息时间参加辅导,忽略学校老师的整体安排和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乱原本的学习计划,挫伤了考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占用大量学习和休息时间,让考生身心疲惫,收效甚微。
理解孩子,缓解氛围
有的父母强迫孩子把所有时间放在学习上,不准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日常家务由父母包办;除了新闻,不让孩子接触电视机,更别提其他娱乐活动;饭桌上只讨论与学习有关的话题,每天询问考生的学习进度等。这样的控制与监督让孩子窒息,学习效率不高,内心压抑,导致亲子关系出现冲突或矛盾。给孩子适当的时间,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允许适当的运动,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创造条件缓解紧张与疲劳,会给考生带来不同的学习灵感,丰富视野,事半功倍。
激励孩子,否定攀比
不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不合理的比较非但不能促进成绩的提高,反倒挫伤孩子自尊心,对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毫无益处。很多父母为激发孩子更努力学习,总用别人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比较,希望孩子以此为动力发现差距,奋勇赶上。然而,攀比结果让孩子难以承受,父母也身心疲惫,不仅错失积极引导的良机,更让整个家庭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不利于备考。
助力孩子,陪伴高考
高三生在学业与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问题,父母要言传身教向孩子传递正能量。确保孩子保持乐观、积极面对困难的心态。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让孩子在父母的认可中激发潜能。得到家人的支持对孩子备考来说无疑是“兴奋剂”,这种肯定可持续伴随孩子高考全程。
新高三生父母要逐渐适应自己的身份,调整好状态。爱到适度,别让爱成为孩子的负担。爱能载舟,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