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心理专家为你解疑
近两周,本报高考热线不断接到考生以及家长的来电咨询,咨询问题中大多数的读者都更关心如何在复习阶段调整好心态,无论是家长还是考生,都希望通过本报心理专家找到解决的答案。为此,本报记者就较为集中的几个问题,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姚新云(现任乌市第101中学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孟海瑾,回复读者们的提问。
在后期复习阶段,如果您有解不开的“疑云”,拨打本报96577,本报携手“智库专家”团队给您提供帮助,《教育周刊》会为您作答。
【问题1】学生汪晶:我和同桌经常互相比着学习,平时成绩也不相上下,在二模时我和他有了很大差距,所以心里不是滋味,现在他就像一座大山压着我,让我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我该如何面对这种心态?
姚新云:在高考复习中,与同桌或者好朋友一起学习是个很好的备考方式,能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但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彼此赶超的问题,你目前的这种状态就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情绪体验,停止拿自己与他人比较,检视自己的成长和收获,提高学习效率,用平和的心态,把对同桌的这种感觉转化成学习动力,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
【问题2】学生马建亮:我陷入了感情漩涡,明知道在最后这一段时间一定不能分散注意力,可是没办法控制,我该怎样才能解脱这种朦胧的好感,做到不伤害彼此。
姚新云:在备战高考这种关键时刻,人的感情变得异常脆弱。这种情况下,谁能理解自己就容易跟谁亲近,“知己”可以给人情感以暂时的安慰,也可以让人逃避紧张带来的压力。可这种感情到底是动力还是阻力就要看学生怎么处理了。
首先,明确学习任务,彼此达成协议,共同努力;其次,适当拉开距离,相互督促;第三,多进行其他活动,多和其他异性交往,转移注意力;最后,把对对方的感情转化成学习动力。
【问题3】家长郭庆:孩子摸底没考好,一气之下把孩子训了一顿,争吵中孩子的一句:“谁让你和妈妈要离婚的!”深深刺痛了我,因为夫妻关系已经到尽头了,我该怎么让孩子来面对我们的关系?怎样做才能不伤害他?
姚新云:首先,可以问孩子:你希望爸爸妈妈过的幸福吗?然后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已经不再幸福了,所以要分开。即使爸爸妈妈分开了,爸爸妈妈还会像过去一样更加爱你,我们还会在你身边陪伴着你长大。其次,告诉孩子要尊重爸爸妈妈的选择,有时候不幸是一个人成长的台阶,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拥有自己的幸福。第三,孩子考不好不要训斥,要和孩子一起找原因,帮助孩子面对和解决学习问题,越具体越好,并制定相关计划,争取下一次考好。
【问题4】家长李薇岚:近日,我无意间在孩子的日记本上看到他的心情,孩子似乎很沮丧,就连写下的文字都很消极。孩子在我面前表现得很乐观,她不愿向我透露半点自己的消极情绪,孩子是“虚伪”的表现,我该怎么办?
孟海瑾:人有消极情绪在所难免,父母不必太过担心,中考高考毕竟是个极端的压力,每个人面对时都会有不同表现。父母应该更好地理解,当然还要关注孩子的行为,看看这些情绪是不是给他带来了行为上的改变。如果是的,那还是要寻求专业的帮助,如果只是自己的内心表达,不必太介意。另外,最好还是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因为那是对界限的突破,未必会有好的结果。
【问题5】家长蒋齐:这段复习时间以来,孩子感到很累有想放弃的想法,总说今年考不好,大不了再复读一年,我该怎么样让他走出这种自暴自弃的心态呢?
孟海瑾: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孩子可能的确准备的不好,有可能成绩不理想,所以说此话,给父母和自己一些心理准备,好去面对将来不理想的结果。有的孩子可能是一种防御心态,未必他考不好,但他怕考不好,用这样的方式去应对自己的担心,所以并不是他自暴自弃,他或许只是让自己不要太焦虑。作为家长,要能客观地评估孩子的学习状态,或许更有利于他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