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如何克服考前焦虑症?
高考在即,十二年寒窗苦读,学子们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他们整天铆足了劲背书、做卷子。但有不少同学感到状态不佳,越是努力,成绩越是没有理想中的好,于是开始烦。而家长们则不知道该为孩子做点什么,不做着急,做了又怕做错。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日,九江学院教育专家陈忠教授为许多家长和考生做了一场关于克服考前焦虑症的演讲,演讲中陈忠提出心理因素对于考试的影响占第一,高考就是高高兴兴去考试。
孩子,你是身经百战的勇士
与其焦虑害怕不如放松高兴
现在距离高考只有十多天,用陈忠的话来说,“都要上战场了还来学瞄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表示,对于高考而言,考场心态和考前心态对成绩的影响至关重要。紧张和焦虑第一没有意义,第二还会造成不良影响。
“高考是什么?”陈忠问,“按照一般性解释就是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但我的理解是高考就是高高兴兴去考试。”为什么要高高兴兴去考试?如果从小学算起,一个高三学生考过多少场试呢?一百场?一千场?没有人算过,但应该差不离。换而言之,每一个高三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就是身经百战的战士,身经千战的将军,“老兵上战场都会兴奋,不打仗反而觉得没意思。那么考生也一样,只不过去参加一次考试而已,为什么不高高兴兴去呢?”
所以陈忠认为考生首先要做到不怕,只有不怕才能以平常心态面对高考;拥有平常心,才能高高兴兴去考试。一位高考状元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自己的成绩排在班级前十,并不是最好的。但她的优点是自控力强,心态好。在高考数学时,她先阅览试卷,把题目进行分类,先做有把握的,再做有难度的,最后做不会的。可是偏偏有一题从未见过,在她完成其他试题后,她干脆不管那道题,直接给自己算起了考分。“当时她一算,觉得考130多分毫无问题,心里就美。”这一美,一高兴,脑子一下子就灵光起来,结果她以一个全新的方法解出了那道难题,高考数学得到了满分。“这就是高兴的力量,而高兴就是增加力量的情绪!”
陈忠举例,创造了无数奇迹的美国名师雷夫·艾斯奎斯就曾经表示“在学校中充满了害怕”,而自己之所以能创造无数奇迹则是因为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只有心里不害怕,只有高兴,才能让人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最好地表达自己,发挥水平。
5+3=7也能有快乐
面临高考,紧张的不只有孩子,家长们也都长了一张高考脸。用家长们的话来说:“怎么能不紧张?这可是关系孩子一生的大事。”但是“紧张有什么用呢?”陈忠说,“是孩子考,又不是你考?而且你紧张会让孩子更紧张,适得其反。”
那么家长这时候能做什么呢?“肯定和信任。”因为只有肯定才能让孩子有自信,有自信才能心理强大。心理强大才能心态平和,心情愉快,才能形成良性循环。陈忠举了个例子:一个孩子做算术,5+3=7,这时候做家长的该怎么办呢?一般家长会很急躁,“傻了吧?你再算!”孩子被训会很害怕,搞不好下一次得出的结果会等于6。但是有一个家长则是这样做的,“太好了,孩子你真棒!”为什么呢?因为7是最接近正确答案的数。那么只要继续努力,下次就一定能行。“这样做的家长会使得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和希望,而且很快乐。”
连5+3=7都能找到快乐和高兴,那么面对高考的家长们也一定能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且让孩子把这点放大,从而找到自信和平和。
陈忠曾经接待过一个学生,高考前13天的时候死活不肯参加考试了,老师和家长急得没办法。陈忠了解到这个孩子中考时成绩很好,但是进入重点中学重点班后,成绩却一直徘徊在班级倒数几名。高考前,因为持续的压力,让孩子认为如果没考好就是丢父母的脸,丢老师的脸,丢学校的脸,“时间一长,他就觉得考不好还不如不考,干脆放弃算了。”
这时候陈忠在白纸上划了一条线,告诉这个孩子这条线代表九江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我问他,他们学校的学生应该排到什么位置,他告诉我应该是前1/2;我又问他,他们班的学生排在什么位置,他又指向了前1/2;最后我又问他,他自己排在什么位置,他很沮丧,指着班级最末尾的位置。”这时候陈教授把那个点标注出来,让他看,“你在班级排后面,但是你在整个九江却是排在很靠前的位置啊!如果你都放弃了,觉得自己不行了,那其他学校其他班级的人怎么办?不活了吗?”这学生一下子愣住了,马上站起来转身出门就跟父亲说要考试。“前后不到半小时,但是心结打开了,自信找到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考到什么学校都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有个女生,成绩一贯很好,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因为有意无意的灌输,这个女生以考北大为己任,而且越临近考试越是压力大。“没考上怎么办?”这个念头让她寝食难安,人也逐渐憔悴。家长找到陈忠,希望能帮助孩子平稳高考。
于是陈忠找这名女生谈,“北大要是没考上,南大你去吗?”“不去。”“南大不去,九江学院你去吗?”“肯定不去啊!”这时候陈教授拿出一本《在北大听讲座9》,找到其中一篇问,“你认识这个人吗?”“不认识。”“这个人就是九江学院毕业的!”陈忠循循善诱,考上北大固然好,但是不能否定其他学校的价值。比如那个讲座的主讲人摩罗,虽然毕业于很普通的院校,但是却能凭借自己的努力登上北大的讲台,“这难道不比一个普通的北大毕业生厉害吗?”陈忠告诫家长,孩子考试为的是自己的前途,不是家长的意愿,要让孩子为自己的前途负责,而不是让她背负不必要的压力。
反过来说,即使孩子考上了北大清华,也不是胜利,这只是人生的另一个开始。很多学生高中时成绩在班上都是数一数二,但是进了大学后就出现了落差,“北大每年都有跳楼的。”这是为什么呢?用陈忠的话来说就是,“以前你是在一群猴子中的老虎,现在你进了老虎窝。大家都是老虎,你做不成老虎王,这是很正常的,要正确看待。”所以陈教授认为心理调节不仅是针对高考前,更要一直延伸到大学后,甚至工作后。
选专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最后,陈忠对面临高考的学生和家长还提出了几条意见。第一,在选择专业和学校的问题上,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只有他喜欢才能用功学,而不是为了家长的意愿敷衍地学习。第二,万一高考不理想,是否复读?陈忠建议最好不要复读,因为参加复读的孩子容易在心理上产生自卑,而自卑是学习的大敌。另外即使考了一般的院校,并不是前途就不好,还可以继续努力今后深造。“等到孩子自己想学,比你逼着他学要强百倍。”第三,考前家长们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随意玩乐,比如打麻将;也不要战战兢兢,比如上学接送,考试接送,人为造成紧张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