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考前冲刺期 心态很重要
作为目前各所大学筛选学生的主要途径,一年一度的高考很快就要到来。有人说,高考就是一场心理战。那么,高考前后,怎样的心理状态才对家长和学生有利的呢 ?5月27日,记者来到井冈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向该中心副主任戴益信咨询了一番 。
高考目标不等于人生目标
“高考是道关,这道关一定会过”,谈及对高考的认识,戴益信如是告诉记者。他说,高考是人生漫长路途上的一个转折点,但并不是唯一的。
如何正确看待高考,戴益信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目标定位,高考目标并不等同于人生目标,顶多可以说高考是高中学习的终极目标”。他进一步解释说:高考就是把所有考生集中起来考试而已,它与平时考试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对此,他衷心建议家长尤其是学生,别把高考当作严重的事件来看待。如果有意将高考重大化,学生的心理压力会大大增加,从而影响考试发挥。
此外,针对高考前后家长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戴益信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和策略。
考前:“都别有太大动作”
随着高考日期一天天逼近,说不紧张是不现实的。戴益信认为,有紧张情绪是很正常的,但“都别有太大动作”。考前几天,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突然升温或降温都是不可取的,学生也别对复习、饮食等习惯做太大调整。
“考前,家长就是要做好后勤保障,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健康”,戴益信进一步强调说,做后勤保障时是关心而不是干涉。他举例说道:关心是问昨晚几点睡,干涉是强行要求几点睡。”考前的饮食健康很重要,戴益信建议:如果小孩提出需求,家长应该适当满足,别自作主张胡乱买一堆。
考前的后勤保障工作除了提供物质,还得补点精神营养。适时的一句简单的“你可以的!”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在戴益信看来会产生积极的效应。
临近考试,有不少考生会滋生臆测心理,这个题会不会考? 、到时候我会怎么发挥啊……”诸如此类的自我想像或加工,在戴益信看来,对考生考试发挥是不利的。他建议,考生保持平常心,别特意去猜题。
考前几天,休息也不是,复习也来不及,究竟该咋办?对此,戴益信建议:延续原有的习惯就好,别做重大调整。
考后:“评估只针对这次考试”
高考后的心理辅导和考前一样,只是重点不同而已。对家长和学生而言,考完意味着对高中生活说再见,但更多的意味着一个新起点的到来。
考试一结束,考生对考试结果的评估又像一场心理战。来不及等分数出来,不少考生的心理就已产生心理落差,稍有不慎会导致抑郁。当涉及复读的时候,学生的压力又会增加,出现异常反应。对此,戴益信希望学生和家长们能够认识这一点,评估只针对这一次的考试,不能指向自己整个高中学习”。
考后给自己放松放松很有必要,或旅行或增加一些交往活动。“结束高考,上大学,对家长和学生来说,这又得重新开始”,戴益信建议,先把精神养好了,才好迎接下一站”。
要上大学了,家长和学生就需要做好物质和心理准备,物质准备会比较简单,心理准备则有些复杂。让孩子在自身心理层面上不断成长,才是最有利的”,针对当前社会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依赖关系,戴益信也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