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省高考加分政策或有“微调”
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河北代表团全团会议上表示,明年将取消现有高考中四分之三左右的加分政策,只保留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少量加分政策。消息一出立马引起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我省目前高考加分政策如何?今年我省高考加分项目会有哪些变化?考生及家长又有哪些期待?
目前我省保留对五类人群的扶持性加分
2015年,吉林省公布了吉林省高考加分的最新政策,按照教育部要求,鼓励性加分大幅“瘦身”,只保留了对五类人群的扶持性加分。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高考加分仅对扶持性加分有所保留。吉林省保留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等5类考生高考加分资格。
今年我省高考加分政策或有“微调”
据省教育考试学院工作人员介绍,2016年,吉林省高考加分政策或有“微调”,但应该不会继续“瘦身”。
“目前,吉林省高考加分政策已经达到国家要求完成的‘瘦身’使命,只保留了对五类人群的扶持性加分,都是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执行的。可以说,吉林省现在只有国家规定的加分项目,地方性的加分项目已经全部取消了。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国家有的加分政策一个都不少,地方性的加分政策一个都不出台。”工作人员表示,2016年高考加分项目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教育部调整了高考加分政策,吉林省会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调整。
我省高考加分“瘦身”轨迹
回顾高考改革,多项加分政策取消成为焦点。经过几轮政策调整,吉林省高考加分也在逐年“瘦身”。
近几年,吉林省主要采取的“瘦身”措施包括三方面:一是缩减,即对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加分对象和奖励项目逐年进行调整,2013年,我省高考加分照顾项目主要包括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优秀团干部;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科技类竞赛获奖学生;全国奥赛省赛区一等奖获得者照顾等项目。到2015年,这些地方性加分项目直接取消。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二是限高,即对各项加分都明确了“不超过20分”的最高限制,甚至将原来的20分降低为10分、5分。“十年前,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20分,后来砍去一半,直到全部取消。”省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介绍说,2013年,省级优秀学生加分8分,到2014年降低到5分,到2015年全部取消。
三是调整,2015年调整了散居地区少数民族照顾加分政策。对于散居地区非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继续保留加5分资格,但只适用于吉林省省属高校在本省招生。
考生家长满意政策调整期待更公平
关于高考加分政策“瘦身”,绝大部分的家长都很赞成。7日,“取消现有高考中四分之三左右的加分政策”在QQ家长群里,也引起了大家的议论。
“只保留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少量加分政策,我觉得很公平。”名为“随风”的家长表示。
“去年高考加分取消了奥赛,大家都觉得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其实作为考生家长最关注的就是公平,高考加分政策太容易在实施过程中变味、走形。”家长“云淡风轻”说。
“尽可能压缩加分项目,就相当于将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生存空间压缩到最小。”一位名为“阿拉丁”的家长说。
专家:保留少量加分政策是更好地促进公平
“加分越少,高考就越公平。”吉林大学招生办老师韩冰雪说到加分政策“瘦身”问题时表示,高考加分政策的“瘦身”是高考制度走向公平化、规范化的表现,这让更多的人站在同一起点,排除了录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人为因素。
韩冰雪介绍说,高考加分政策有着良好的初衷,因为高考无法全面反映一名考生的综合素质,更无法展现一些考生的特长。所以国家在做多种加分政策决定时,为避免高考单一的分数评价,通过这种加分政策来弥补“唯分数评价”的不足。
“但根据这么多年的情况来看,高考加分在某种程度上沦为部分考生的‘变相福利‘,也总是伴随着很多负面的问题。”韩冰雪说,“高考加分触动许多人关于切身利益的敏感神经,现在国家提出只保留少量加分政策,是要更好地守卫机会公平,它比加强监督更有效,也比事后追责更管用。
延伸:高考加分政策的前世今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于高考加分制度和“瘦身”政策近几年一直争议不断。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重温一下高考加分“瘦身”的过程吧。
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以1978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前主要实行“优先录取”政策,1978年后则主要实行“加分录取”政策。
1950年,教育主管部门就规定,高校招生对于“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兄弟民族学生以及华侨学生,考试成绩虽差,得从宽录取”。这一政策体现了照顾性与鼓励性兼顾的原则,符合当时的人才选拔环境和制度。
1978年以后,国家加大了人才选拔的力度,不再对工农成分学生及革命干部子女进行照顾,而是对三好学生、学科竞赛获奖者、体育艺术特长生等实行高考分数优惠政策。从1983年开始,更是规定对获得地区以上表彰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以及高中阶段参加地区级以上体育竞赛获单项前5名的队员,或集体前3名的主力队员,考分达到规定分数线的,可提上一个分数段投档。
1987年4月27日,国家教委发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其中第35条至第39条,详尽规定了可以享受加分政策优惠的项目和分值。这一条例奠定了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基础。从此,我国高考加分政策成为一项稳定的高考政策延续下来,但对于加分的项目和分值却多有调整,而且调整的幅度很大。
2010年底,教育部会同其他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各地调整两类加分项目:学科竞赛和体育特长生,并指出调整政策“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适用”,即从2014年高考开始实施和执行。
这意味着,2014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将面对“全国联动”的加分瘦身: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部分科技类竞赛获奖者的保送资格被取消,加分不超过20分;全国奥赛省赛区一等奖的保送和加分资格均被取消;体育特长生规定项目为8项,各省(区、市)自选项目一般不超过2个,加分均不超过20分。
2014年的高考体育加分,各地呈现“节制”状态,以往名目繁多的加分项被大幅砍掉。
以吉林省为例,最明显的变化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获得省赛区一等奖者”照顾加5分政策被取消,2013年有72人因此获得加5分的照顾,可见奥赛在高考中的加分优势被削弱。原来获得“市级以上见义勇为荣誉称号人员”的子女照顾分也被取消。
吉林省对体育特长生加分制度也进行了调整,“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限定在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速度滑冰6个项目,其他项目参加“体育特长生”测试,不再加分。2014年,我省今年“体育特长生”加分的学生有221人,比2013年减少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