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盘点上海高中“重量级”理科、科技竞赛

2010-04-13 来源:上海高考网

  近年来,上海高考的加分政策总的趋势是只减不增,不仅已有的加分项目会不断调整和减少,也不太可能出现新的加分项目。不过相比较中考已取消竞赛加分,高考政策中对竞赛的加分有明确的规定,且一些理科、科技类竞赛虽没有加分,但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却被高校颇为看重,因此高三学生的竞赛竞争显得较为“火热”。

  [加分现状]

  近两年加分项目一直在下调

  2009年,“科技发明创造获奖者或单科竞赛优胜者”一类的加分项目下调为18项,将以往“市教委公布的年度市级及以上竞赛活动”的大范围缩小,具体列于“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加分表”,同时将其中9个竞赛项目的加分分值从20分下调为10分。2010年高考加分政策和项目基本保持不变,在《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加分表》列出18项具体加分项,内容囊括数学、物理、化学、科技、英语等理科类和外语类竞赛,加分分值为10分或20分。其中比较特别的是青少年绘画书法作品展个人一等奖的学生,也被高考加分政策所认可,可以得到10分的加分。

  所有的加分对象经由市教委直接认定。加分项目不累积计算,且只适用于全国统考招生阶段,受理截止日期为2010年4月30日,逾期不候。

  [竞赛盘点]

  三类竞赛“分量”几何?

  据了解,高中理科竞赛主要分为学科类竞赛和非学科类竞赛两大模式。在学科类竞赛中,含金量较重的是科协办的“全国联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教委规定,获得全国联赛一等奖的学生可在高招中加20分。据悉,历届全国联赛一等奖的学生大多能升入清华、北大等名校。

  而在非学科类竞赛中,关注度较高的则是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简称OM竞赛)。

  ■学科类竞赛加分

  获得以下学科类竞赛奖项的高三学生,高考可获20分加分: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上海赛区)个人一等奖前10名、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上海赛区)个人一等奖前15名、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上海赛区)个人一等奖前15名、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上海赛区)个人一等奖前15名、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分区联赛 (上海赛区)个人一等奖前3名。

  获得以下学科类竞赛一等奖的高三学生,高考可获10分加分:

  “海文杯”高三英语竞赛个人一等奖15名、高三数学竞赛个人一等奖15名、“东华杯”高三化学竞赛个人一等奖15名、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个人一等奖6名、“白猫杯”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6名、中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个人一等奖 6名、“上师杯”青少年物理实验竞赛个人一等奖6名。

  另外还有一些比赛,虽不在明确的加分之列,但获奖学生易获得保送名校资格,如天原杯化学竞赛,是全国性质的比赛,该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保送清华、北大的概率非常高。由于难度较大,涉及大量的大学化学知识,一般要经过上海市化学业余学校的学习。在这方面有特长和兴趣的学生,可以从参加少科站举办的“白猫杯”入手,获奖后设法进入上海市化学业余学校学习,提高对化学的兴趣和知识面,看看自己是否有潜力深入学习,参加更高层次的竞赛。

  学科类竞赛考学生哪些能力?

  目前,全国大规模的学科类竞赛命题通常从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但题目的内容又不拘泥于现行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许多理科类竞赛题目既包括理论笔试题,又包括实验操作题,也就是说既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以此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同时,如果学生能够对大学的学科内容略有了解,也会有助于开拓视野和思路。以数学为例,初等数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都是数学专业的基础课,联赛里很多题都涉及这些方面的知识,一般而言,数学分析里的极限、微分部分(特别是中值定理)需要提前了解,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并不是要学生钻研偏题怪题,而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思想,许多数学理念是高中数学概念的深化,因此能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技类竞赛加分

  获得以下科技类竞赛奖项的高三学生,高考可获20分加分:

  中小学信息科技竞赛(程序设计)个人一等奖10名、青少年“金钥匙”科技竞赛个人一等奖6名、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个人一等奖8名、青少年科学论坛(“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个人一等奖8名。

  另外,获“西部集团杯”计算机应用操作竞赛个人一等奖的6名高三学生,可获10分的高考加分。

  ■非加分竞赛

  OM竞赛:自主招生“加分”机会大

  头脑奥林匹克竞赛是一项国际性青少年创造力的活动。宗旨是:开发青少年创造力,培养两种精神即创新精神——鼓励与众不同;团队精神——鼓励七名队员共同努力。要求参赛者做到动脑与动手、科学与艺术和自然与社会的三个结合。

  据主办方姚惠祺老师介绍,OM竞赛对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很有帮助。而获奖高中生升学时可得到不少机会。有些同学在自主招生面试中可直接得到高校加分,而不少高校也很看重这个赛事,因此这项非学科类竞赛的含金量十足。

  姚惠祺补充道,作为一项非学科类比赛,参赛的学生不要求成绩有多优秀,一般采取学校或社区7人组队的形式参赛。这项比赛是一种综合型的自主学习过程,需要依靠团队的合作来完成课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因此这也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过程,选手必须相互学习和沟通,才能将各自的专长发挥到最大化,最终赢得比赛的胜利。此外,这项比赛还能逐步让学生们领悟到“主动学”和“我要学”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