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录取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10万人

2017-09-25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

  “教育改变命运”,这样的信念曾激励着无数贫寒子弟发奋苦读。然而,近年来不少声音指出,由于越来越严峻的“择校热”、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不断增多的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寒门”已难出贵子。

  然而,在不绝于耳的批评声中,通过多种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看到了进入重点大学的曙光。

  北京理工大学2012级学生范俊彪,来自人口大省河南。高考时,范俊彪“状态不好”,只考了614分,而当年北京理工大学在河南的录取分数线是620分。“如果没有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我可能很难上重点大学。”范俊彪说。

  庞众望是河北吴桥中学的学生,今年他以高考684分,并获农村专项计划清华大学60分加分,总计744分,夺得沧州市理科状元。

  据了解,庞众望家庭生活极度困难,他的母亲因幼年患婴儿瘫常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其父患精神分裂症,需要家人照料;全家五口人的生活仅靠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来维持。

  高中3年,学校不仅减免了庞众望的学费,定期还给他一定的生活补助,加上低保和父亲在外的打工收入,家里的情况逐渐好转。最近,在受到舆论的关注之后,很多好心人表示要资助庞众望上大学,但都被他和妈妈婉言谢绝了。

  在清华大学新生报到时,庞众望有幸见到了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邱勇勉励他,“希望你能在清华好好学习,更上一层楼”,同时还送给他了一个爱心纪念封,里面有爱心路费卡、爱心自行车卡,甚至还有爱心购物券。

  这几天,庞众望刚刚结束军训,正式以一个新生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工科试验班类(机械、航空与动力)专业学习。“清华大学可以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以及每年的贫困生补助,生活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4年我需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进入清华的机会不会白白浪费。”庞众望说。

  事实上,受益的不只是范俊彪、庞众望。为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从2012年起,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陆续实施了重点高校定向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不断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渠道。

  2017年专项计划招生规模继续扩大。国家专项计划录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近6.4万人,比2016年增加3400人,增长5.6%;地方专项计划录取各省(区、市)农村学生近2.7万人,比2016年增加3700人,增长16.2%;高校专项计划录取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以下优秀农村学生9500人,比2016年增加1380人,增长17.1%。

  据初步统计,2017年高考录取中,国家、地方和高校三个专项计划共录取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10万人,较2016年增加8500人,增长9.3%。5年来,上述专项计划累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27.4万人,初步形成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那么,老百姓对于这些计划的满意度如何?

  2015年,中国科学院对专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了第三方评估,评估表明这项政策适应我国国情,得到社会广泛认可,高校满意度达80%,学生满意度达90%,地方满意度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