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试卷评析

2010-06-12 来源:上海高考网

  语文——稳定中体现课改精神 变化中彰显命题追求

  2010年秋季高考语文卷的命制在稳定中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变化中彰显试题的选拔功能与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导向功能。

  1、阅读材料的选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今年的阅读材料的选择体现了以下特点:

  (1)选文体裁多样,题材丰富。今年选文涉及到五种体裁,有利于不同认知风格的考生展现各自的才能。题材涉及到的范围也较宽,有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思考,有细腻的写景抒情,有记叙人物的传记等。结合上海市二期课改的要求,书法绘画、传统节日、历史优秀人物等题材同时体现了“两纲教育”的宗旨。(2)选文平实,又有一定深度。选文平实可以避免学生在阅读时出现过大的障碍,同时又有一定深度,体现了选拔性测试中对试题区分度的要求,保证了测试的效度。

  2、今年的阅读试题力求科学,全面、均衡地设置测量目标。首先,考试手册、“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命题的基本依据,今年高考试题更加关注每一道试题与“课程标准”中目标是否一致。其次,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依然是阅读能力测试的重点,直接测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的试题有6题,共计23分,占阅读部分的比例接近29%;间接测量文本整体把握能力的试题4题,共计12分,占阅读部分的比例接近15%。再次,关注语文教材,设计与高中语文教材内容有关的试题是近年语文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今年的试题与高中语文教材仍紧密结合,如第17题词语解释及18题对词汇用法和意义的考查都密切结合文言文教学内容,另外,今年的试题在与教材结合的方式更为深层、自然。

  3、作文命题今年依然是材料作文。今年的材料类型较去年有所变化,属于组合型材料,一中一外,一古一今,考生可以进行比较,减少作文审题上的失误。提示语还直接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这也符合上海市二期课改关于作文教学的理念。高考作文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该材料可以从“眼前小利”与“长远的利益”、“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等辨证关系去审视。

  分析今年的高考试卷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的命题继续贯彻二期课改理念,稳中有变,更加有利于引导高中语文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真正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