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0年教育规划优质高中60%招生计划平分
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日前举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出台,《规划纲要》几大亮点勾勒了上海未来十年的教育发展蓝图。
招生考试扩大选择权
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免试就近入学制度,遵循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公开招生名额、公开招生规则、公开招生结果。
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平分
在实行全市初中统一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入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统一招生录取的办法,逐步扩大学校自主招生比例;优质普通高中逐步做到年度招生计划按60%的比例平均分配到每所初中,完善初中学校优秀毕业生推荐入学制度,为办好每一所初中创造良好条件。
高考实行多元评价
按照多元评价、多次考试、自主选择、自主招生的原则,在建立并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高职高专院校实行综合评价、注册入学制度,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行联合统一考试、自主择优录取制度,若干高水平大学探索实施多元考查、自主招生的办法。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如选择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可走高职综合联考、院校择优录取的通道。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完善课程标准,减少课时总量,降低过高的课程要求。严格执行课时计划,控制作业量和考试难度,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建立全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加强学校、社会、家庭沟通和协作,创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机制,切实把减负贯穿教育教学和校内校外各个方面。
高中推广学分制
推进普通高中普遍开展拓展型课程和探究性课程,逐步推广学分制。探索建立高中和大学的有效合作机制,鼓励大学向高中开放课程、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为部分学有余力的高中学生开辟学习发展的新途径。
试点高中国际课程
试点开设高中国际课程,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开设由外籍教师执教的课程。开展国际高中合作项目,在职业教育中引进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标准,培养适应国际劳务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鼓励高校学生赴海外游学、实习和志愿服务。加强双语教学,发展多种语言教育。普遍增强各级各类学生的国际语言交流能力。引进先进、适宜的国际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和标准,建立并实施上海国际教育质量认证制度。
全市新建400所幼儿园
加快郊区幼儿园、中小学建设。在郊区、大型居住区等教育资源不足地区,新建400所幼儿园、150所小学和120所初中,迁建或新建10所左右优质高中及分校,基本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合理布局。
职业教育实行“学分银行”制
完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学生学业评价制度,引导学业评价向就业导向和社会评价转化。逐步实行职业培训模块可叠加的 “学分银行”制度。全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上海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
2009年 2012年 2015年 2020年
学前三年毛入学率(%) 95.5 97.0 98.0 99.0
义务教育阶段毛入学率(%) 99.5 99.7 99.9 99.9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 95.5 96.5 97.5 99.0
高中教育阶段毛入学率(%) 90.0 95.0 97.0 99.0
每10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人) 4318 5100 5140 5200
普通高校在校生中留学生比例(%) 6.2 9.0 11.0 15.0
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
人员比例(%) 69.9 80.0 85.0 95.0
小学建网学校比例(%) 82.4 94.0 96.0 100.0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3.8 14.5 14.7 15
25至6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 24.0 29.0 35.0 47.0
(注:2020年常住人口基数测算为2300万人;大学生数包括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在校生数,留学生数包括接受学位教育和短期学习的人数)
相关链接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总体目标
到2020年,上海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努力使每一个人的发展潜能得到激发,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包括:
■形成终身学习的教育新体系。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和全社会得到广泛确立,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学校与社会、家庭横向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同发展,全社会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人人学会终身学习,终身享有教育机会。
■形成激发受教育者发展潜能的教育新模式。在教育观念、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创新方面领先,教育的选择性进一步扩大,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各类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学生思想品德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高,整个教育体现和谐、灵活、多样的特点,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形成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新布局。教育发展与人口总量、结构变化相适应,与经济结构调整箱衔接,与城市功能定位布局相匹配,教育资源配置向最需要的地方倾斜,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