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考试并不可怕 关注学科基础和灵活应用
复旦大学今年将继续开展自主选拔录取工作,“复旦水平测试”明年一月即将开考。那些渴望赢在高考起跑线上的2009届高中毕业生早就摩拳擦掌,许多学校的老师们也纷纷备战,积极帮助应考学生提高自主招生考试的文化成绩,拼分数的战斗已经打响。
研究复旦近三年的测试,2006年叫“十科水平测试卷”,2007年叫“选拔测试卷”,2008年改为“优秀高中生文化水平选拔测试卷”,虽然名称几经变化,但这所大学侧重考生综合素养、人文修养、学业基础的思想不曾动摇。就思政考试部分而言,研究这几年的试题,可以发现一些规律,而所有这些出题的努力绝非刁难,它对于优秀人才的选拔的确是有益的。
重视学科基础知识
在每套试卷中,运用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哲学原理直接可以选择的约占8题,占50%左右的比例。比如2007年第156题,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死刑核准权归最高人民法院”的法条修改,用到的是政治常识的知识点: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只是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第158题考到的知识点是关于联合国大会、秘书长职责两块,即联大是审议机构,重大问题要三分之二通过,秘书长承担政治责任,而无经济责任。2008年的133题透过白居易的《放言五首》“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考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第139题关于万钢等党外人士任政府正职,考点是我国的政党制度。这种关注学科基础的考风不仅值得提倡,对考生而言,与他们的高考复习也并无冲突,不会加重学生负担。
重视重大时政考题
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目的不是当官员,而是了解国际国内大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认清事物发展的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足够的判断能力。时政作为考试中的材料,可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2008年考试中出现的上海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公交车规定、《物权法》通过、党的十七大“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国家“紧缩的货币政策”等等,都属于将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新闻热点结合的题目。这类题目这两年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它对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具有国际视野是有帮助的,也是学生高考综合复习中的应有之意。
重视题目的灵活性
复旦自主招生考试,政治部分采用的是单项选择题形式,但出题教师考虑到选项过于简单会导致选拔考试区分度不高,因而往往以多项选择的方式来构造单项的题枝,以增加题目难度,且多用生活化的语词加以表述。如2008年的第129题,上海市政府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老人卡说明市政府:1、倡导尊老敬老文明风尚;2、确保老人乘车的合法权利;3、提高老年人生活待遇;4、履行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选项有一个、两个、三个和四个四种搭配方式。这种活题题量大致占到政治考题的三分之一。虽然看上去有难度,但仔细推敲却可以发现,这种题目生活中就可看到,除了少量知识点外(这里就是第四点,与社会福利有关),通过感知体验后,很容易知道前三项的合理性。
由此可见,倘若考生平时注重思政原理学习,对国际国内重要活动有一定积累,加上一定的语文阅读分析能力,做题时一定能够气定神闲,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