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小语种报考?

2008-12-09 来源:招考无忧

  小语种的报考热,不仅因为市场需求热,还因为很多考生对小语种的认识存在误区,即小语种专业好考、好学、好分配。

  首先,小语种更好考吗?

  许多考生和家长认为,一些高校的小语种提前单招,相当于为高考多上了一道保险;同时小语种由高校自己命题,考试难度会相对小些;教育部规定的各高校小语种招生人数与考试人数比为不得低于1:2,较为宽泛,竞争会更小些。

  所以,小语种考试是上大学的一条捷径。

  其实,这是对小语种招生考试的误解。

  小语种提前考试虽然为高考多上一层保险,但把过多精力放在小语种考试上也会影响正常的高考复习,三心二意为考试而考试又很难取得好成绩,多出的机会也会成为空头支票。所以,多一次保险未必对高考有益。

  虽然小语种考试由高校自己命题,但小语种招生是高校选拔培养特殊语言人才的途径,在选拔难度上丝毫不亚于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上,以前北外、北二外、上外等名牌院校只考语文和外语,现在则加了数学。随着小语种招生的成熟,试题难度也在不断提高,而且还有口试和面试。

  按教育部规定,各校小语种专业的招生人数与考试人数比例不得低于1∶2,而各招生院校实际操作时是1∶5左右。有的学校没有报名人数限制,最后录取人数与考试人数的比例竟达到1∶10以上。小语种考试对喜欢语言或有语言特长的考生是一次机会,但考的人多了,“捷径”就会变成“独木桥”。

  其次,小语种更好学吗?

  在学习小语种的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分钟韩语,三小时英语,三天的法语,三个月的日语,三年的德语,三百年的阿拉伯语。”此话未必科学,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小语种的难度。

  还有一种说法,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有两种:汉语和阿拉伯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拼音文字,从它三千多年前产生之日起就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语法复杂和句子“冗长晦涩”是阿拉伯语的一大特点。阿拉伯语由28个字母组成,而每个字母根据不同的发音符号又要发出12个不同的音,屈指算来,这28个字母的全部发音竟有336个。

  可见,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绝对容易的语言,只有更适合你的专业。

  最后,掌握小语种更容易就业吗?

  很多考生选择小语种是抱着容易就业的想法,但是事情都是两面的,小语种专业人才供应少的另一面就是需求少。与通用语言的主要差别在于小语种的应用空间狭窄,国家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机会少,使得毕业生就业时机会远远少于其他专业。

  因供求关系影响,小语种确实比较容易就业。但随着招收小语种院校的不断增加,小语种就业的优势正在日渐削弱。但据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郝健介绍,从近一个时期的招聘统计数字看,与小语种专业相关的职位呈现出供大于求的趋势。这至少说明,小语种专业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就业风险。所以考生们也不要盲目地认为,小语种专业毕业后,就一定能找到满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