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师范生:首批“未来教育家”进入就业季

2011-03-31 来源:上海高考网

  四年前,首批免费师范生承载着人们对“未来教育家”的期望,踏入六所部属师范类高校。现在,已经到了他们的毕业季,他们的就业情况如何?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已经做好成为“未来教育家”的准备了吗?

  日前,记者采访华东师大部分免费师范生,发现目前就业形势总体不错,不少人正为即将走上从教岗位感到兴奋。不过,由于客观现实的制约,有些免费师范生在求职过程中也遇到了困惑。推行免费师范生制度的意义,早已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知,但相关制度的完善,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散入全国各地

  眼下距离毕业只剩三个多月时间,大多数免费师范生专业都已结束了全部课程,学生们普遍在忙两件事,求职和写论文。

  杨熙铭是历史系学生,曾任孟宪承书院学生会主席,来自黑龙江省,去年11月就已和大庆铁人中学签约。

  “铁人中学是黑龙江排名第二的学校,属于国家重点中学,我对这份工作还是很满意的。学校这次共录取了9人,除了我之外都是研究生。 ”四年前,小杨之所以报考华东师大的免费师范生,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家人的期望。

  “我是教师家庭出身,父母也希望我当教师。 ”小杨说。

  小杨告诉记者,目前身边同学的就业情况还不错,估计所在系的签约率已达到80%以上,而且大部分同学进了各省市的城市学校。 “刚入学时,学校和我们签署过一分协议,我们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至少10年,必须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期间还必须在农村支教两年。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求职,不必一定回到农村,但是在今后十年内必须有两年到农村支教。 ”小杨说。

  中文系的孙悦是上海本地生源,近日已和上海交大附中签约。和大部分免费师范生不一样,当初孙悦考进的是华东师大新闻系,后来转系至免费师范生专业。 “我从小就想当教师,因此对于后来的选择和今天的签约结果都没后悔过,现在可以说实现梦想了。 ”

  孙悦所在的中文系共有100余人,现在签约的人数约在六成左右,37名上海本地生源当中,4人进入高中,其他的多为初中,虽然进入学生心目中“好学校”的人数不够多,但这和免费师范生制度推出时的初衷正好相符:均衡教育资源,为条件较差的地区和学校培养优秀师资。

  目前签约率高过普通应届生

  记者从华东师大校方获悉,目前免费师范生的签约率还要高于其他应届生。

  “从现在统计的数据来看,就业情况要比我们预期的稍好,很多同学即使还没签约,也都有了明确意向,等到这个月结束,签约人数肯定又会增加不少。 ”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所以就业总体情况超出预期,和学校为此付出的努力也大有关系,从去年年末到今年初,就业部门的不少老师一直奔走于上海和其他省市的教育部门之间。

  “以往,华东师大的师范生生源大多会留在长三角一带,学校在这些地区的口碑很好,就业难度并不是很大,学校基本不用为学生就业过多担心。但是免费师范生生源极广,全国各省市都有,学生又必须回家就业,因此,我们就必须主动出击,走出长三角,主动向其他省市推荐我们的毕业生。 ”

  四年来,华东师大在免费师范生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菲,花费心血颇多。

  华东师大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就是拥有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全国各省市的大部分中学校长也是华东师大的学生,不少人每年还要来参加培训,于是,校方也充分利用了这一资源,动员中学校长们照顾“师弟”“师妹”,这对免费师范生们也颇有帮助。

  教育现实环境制约“饭碗”数量

  小杨所在的历史系共有60人左右,目前已签约的有47人,算起来,小杨是班上第二个签约的,最早签约的是一名四川籍同学,签的是四川省成都七中,也是当地最好的学校之一。不过,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像他们这样好运,也有同学参加过多次招聘会,经历过多次试用,但结果总是被刷的经历。

  免费师范生制度只在师范生中实施,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等专业学科外,还有教育管理专业、心理学类的教学辅助型学科。根据目前的就业情况,前者要明显好过后者,这一情况不仅在华东师大出现,其他五所实施免费师范生制度的五所高校也是如此,如陕西师大有学习食品工艺专业的免费师范生、西南大学有学日语的免费师范生、和其他专业同学相比,求职明显“不够给力”。

  “不少学校不是不愿招免费师范生,而是近年来招聘指标少,帮不上忙,出不上力。 ”七宝中学的数学高级教师李广学告诉记者,此前七宝来过多批参加实习的免费师范生,校方对他们的评价普遍不错,他本人也被聘为华东师大的免费师范生兼职导师,带教过不少人,也感觉这些孩子都很优秀。“可惜的是,这几年有个客观制约因素,中小学生人数一直在减少,不少中小学并不急于招聘师资,对于他们不大有利。 ”

  期盼今后就业办法更加完善

  “今年是免费师范生就业第一年,出现一些问题我们也可以理解,不过,我们呼吁教育部和高校能体察我们的难处,逐步完善就业办法。 ”不少免费师范生期盼,这一制度可以更加柔性,更加人性。

  首先是就业办法尽早出台。此次,各省市出台免费师范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普遍较晚,求职工作往往从大四学期开始进行,但大部分省市都是在今年年后才出台相关办法,甚至有省市至今还未公布。

  杨熙铭去年11月签约,所在的黑龙江省一直到今年3月8日才出台就业办法,同时还宣布将在3月末举行就业双选会。 “听说这次全省最好的学校都会过去,去年年末我们可没有这么多机会,虽然已经签约,自己心里多少还是有点遗憾。 ”

  其次,教育部“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就业政策相对来说 “一刀切”,学生们期盼能够合理一些。目前来说,免费师范生并无 “退出机制”,和其他专业生源就业不同,甚至不同于以前的委培机制,必须回到原省市。也有部分省市在最新出台的免费师范生政策中表示,可以接受外省市免费师范生,但大部分省市都要求生源 “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免费师范生在求职时,选择空间并不大。不同省市出台的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内容不同,学生即使回到所在省市,也有不同限制,如湖南、贵州等地要求学生必须回到所在地级市,有同学想留在省会城市工作,也为政策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