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观点:建立自主招生联考制不现实
北大、复旦、交大回应“联考建议”
校方:建立自主招生联考制不现实
元旦三天,8所名校举行自主招生测试,学生奔波于各个考场。近日有消息称,自主招生考试“各自为战”增加学生负担,本市一些名校正在酝酿建立联考机制。北大、复旦、交大招办负责人首次公开回应并表态:建立自主招生联考制暂不现实,酝酿一说无从谈起。
酝酿联考制一说“无从谈起”
针对日前有媒体报道,复旦、交大、同济、上海财大等名校正在酝酿建立高校自主招生联考机制,避免各自为政,并准备把自主招生考试移到高考之后进行,将高考成绩作为资格标准接受申请,利用高考后的一个月时间完成自主招生。对此,北大、复旦、交大招办负责人首次公开回应并辟谣。交大招办负责人陶正苏回应说,酝酿联考机制是“不可能的事”:“毕竟不同高校的理念各不相同,比如复旦通过自主招生选拔通才,而交大是理工见长的学校,怎么可能用一张试卷来考查学生呢?这不等于抹煞了学校的特色吗?那自主考也就失去了自主的意义。 ”
对于联考机制,北大上海招生组组长林纯镇教授也坦言,目前自主招生确实存在不合理的成分,但联考制是把其中的“不合理”变得“更复杂”,改革的初衷原本是希望有一个跳出应试的综合能力测试,而改来改去,最终变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考试,岂不是绕了个大圈又回到了原地。
联考制将降低高校自主性
复旦招办主任郑方贤教授也认为,自主招生的核心特征是大学的自主性,如果没有大学自主性,也不存在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是由学校培养理念来决定大学的选拔方式。不同学校的培养理念,导致了不同的考试形式、时间和地点。如果仅通过一次院校间的联考或者是高考成绩,来作为同时提供给几所大学的自主招生依据,那么分数还是各个大学选拔人才的惟一依据。如果仅仅拿一个学生的文化成绩和这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挂钩,那么显然是非常片面的。
郑方贤教授表示,自主招生作为高考的补充,不仅给高校行使自己的办学自主权,形成多元的选拔机制,而且从教育部推行这一政策的初衷来看,也有支持和推动中学素质教育的考虑。目前复旦的这张综合了10门学科的考核,就是学校基于上述考虑并结合复旦对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标准制订的政策。
有老师建议取消自主考
对于联考抹煞特色的说法,有老师献策说,不妨邀请几所高校的教授共同命一张综合型的试卷,将参与自主招生测试的学生集中在同一天进行,将试卷分成几个模块,不计所有模块的总分,而是大学根据自己的选才标准统计几个模块的分数,以体现区别。
“改来改来,似乎总逃脱不了应试怪圈。”有老师认为,实行自主招生联考机制,也就是将各种考试混成一锅粥,这与传统的高考又有何区别呢?不如取消自主招生算了。还有专家甚至认为,自主招生本身并没有问题,矛盾在于考生过于“贪心”、想“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如果选定目标,最多报一、两所高校考试,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说句实话,目前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测试,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学科卷面考试,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经变了味,考生负担越来越重是不争的事实。”一些高三老师坦言,与其疲于奔命,参加各校变味的笔试,还不如参加一次联考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