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偏远重点高校难招上海学生
毕业于位育中学的徐曾一舟2008年参加高考,当年她在“一本”志愿填的全部都是外省市院校。徐曾一舟把北京就学的经历视为财富,“我发现北京大学生和上海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北京大学生关注时政对于自己的影响,而上海大学生只关注自身。”
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每年高考录取时进入征求志愿的学校绝大多数是外省市院校,但这些院校、专业都是重点大学或重点专业,考生不应该轻易放弃这些机会。
早报记者 韩晓蓉
留守上海读大学,还是去外地感受广阔天地,是每个高三考生都要面临的抉择。如今,坚持“足不出沪”的上海考生正在逐渐减少。
2009年秋季高考,外地高校在沪招生计划占上海总招生计划的20%,录取比例15.24%; 2010年外地高校在沪招生计划占上海总招生计划的21.8%,录取比例升为17.65%。
外地高校在沪录取比例缓慢上升的同时,部分偏远地区的重点大学依然无法吸引上海学生。比如,吉林延边大学是全国211重点大学,但近三年在上海招生都“颗粒无收”。
到外地读大学,可以收获什么,到底值不值得?两个上海学生走出去的故事或许会给你一些启示。
四个志愿清一色外地
2008年是上海实施高考填报平行志愿的第一年,同时也是取消了强制填报外地院校规定的一年,但上海学生杨驰颖还是选择了外省市院校。
“我的提前批志愿填报了北京国际关系学院的传播学专业,‘一本’第一志愿填报的是武汉大学。”杨驰颖表示,自己很希望就读新闻专业,但是按照自己的成绩,很难考上复旦大学的新闻学院,所以就想到填报外地知名高校。
全班50多个同学,只有杨驰颖一个人填报了外地高校,高考发榜后,杨驰颖被提前批录取,进入了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小杨说,到外地读大学,可选择面更宽,而且可以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
毕业于位育中学的女生徐曾一舟也是2008年参加高考,当年她在“一本”志愿中填了4所外省市院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
徐曾一舟表示,自己在读高中时就已经铁了心要去外地读大学,她想尽快独立、锻炼品格。徐曾一舟的父母从小就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因此对于女儿选择去外地读大学他们也表示尊重和支持。最终,徐曾一舟选择去北京林业大学就读,和父母成了校友。
上海孩子到了北京确实有些不适应,尤其是气候,“北京的夏天热得比上海早,冬天又比上海冷得早。平时非常干燥。”尽管如此,在北京求学3年,徐曾一舟感受最多的是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互助,“我发现北京大学生和上海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北京大学生关注时政对于自己的影响,而上海大学生只关注自身。”
徐曾一舟把北京就学的经历视为一笔财富。“现在上海考生去外地读大学户口也不用迁出去,对于回沪就业没有任何影响,为何不出去开阔眼界呢?”
个别大学在沪颗粒无收
吉林延边大学是全国211重点大学,但是近三年在上海招生都是“颗粒无收”。同样是211大学的东北师大,2008年起连续三年理科专业在沪空缺,2008年和2010年文科专业在沪也没有录取到一人。
东北师范大学教务处负责人很无奈:“我们在上海投放的都是热门专业,但是上海学生一直不愿报考。”尽管招生受挫,但这些重点院校还是继续在上海投放招生计划,希望上海学生“回头是岸”。
外省市院校近两年在沪招生计划与当年实际录取情况如下:2009年秋季高考,外地高校在沪招生计划占到上海总招生计划的20%,最后录取比例15.24%;2010年,外地高校在沪招生计划占上海总招生计划的21.8%,录取比例为17.65%。
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每年高考录取时进入征求志愿的学校绝大多数是外省市院校,但这些院校、专业都是重点大学或重点专业,外省市院校在沪安排的招生专业有的是上海需要的紧缺专业,有的是上海高校未开设的专业,考生不应该轻易放弃这些机会。
外地院校招生比例上升
不过,这几年随着上海进一步加大鼓励报考外省市高校的优惠力度,上海人对于外省市院校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上海的高考生总人数在下降,但是到外省市读大学的比例在上升。
2008年,参加秋季高考的考生共有9.78万人。录取考生中,本市院校录取73613名,外省市院校录取9365名。实行平行志愿后,本市报考外省市院校优惠政策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考生主动报考外省市知名院校积极性很高。这也调动了外省市院校追加计划的积极性。
2008年,第一批本科100所外省市招生院校在沪招生名额仅有64个未完成,为历年来最低。
2009年秋季高考,外省市院校在上海录取9334名考生,占计划招生总数的15.24%,较2008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
2010年秋季高考,外省市院校在上海录取考生总人数比2009年增加了785人,占录取总人数比例较2009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
六大政策鼓励“出走”
今年,市教委对报考外省市普通高校的本市生源考生实行六项优惠政策。
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中报考外省市普通高校的本市生源考生(零志愿的外省市高校和提前批、艺术体育类高校及征求志愿高校除外),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高招办在向外省市普通高校投档时,如外省市院校线上生源不足,对线下的考生,在征得学校同意后分别给予合成总分加20分投档的优惠(但必须达到学校所在招生批次的控制线)。
在上海招生的外省市普通高校,如第一批、第二批本科资格线上生源不足,经加分投档及征求志愿后线上生源仍然不足,可分别在第一批或第二批本科控制分数线下降分择优录取上海考生,其中第一批外省市本科院校的降分幅度最大可降至第二批的控制分数线,第二批外省市本科院校的降分幅度自第二批线下最大可降至规定的本批次考试科目的分数线上。
此外,本市还将向被录取到边远省市和生源不足的外省市普通高校的本市生源考生给予一次性经济补贴;继续实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制度;本市生源考生毕业后户口可迁回;由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向赴外地读大学的本市生源提供相应的就业信息服务。
凡被外省市普通高校录取的上海生源考生,可按照自愿原则通过参加学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享受相应医疗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