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数学岂为数钱?数学不能滚出高考
正当多个省市纷纷降低高考英语分值,或者调整考试内容之际,“积怨已久”的人们纷纷调转矛头,指向数学,齐呼“数学滚出高考”。更有人认为,学数学的目的只是为了数钱,当达此目的之后就不用再学了。
高考是富有权威的指挥棒,如果数学在高考中弱化甚至“滚出”,那么它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弱化甚至“滚出”,就几乎是注定的结果。这种论调过了头。
一个需要警惕的问题,就是从对应试教育的否定,走向对知识本身的否定。对许多学生来说,数学确是令人怨念丛生的 “苦学”。因为抽象而不易理解,因为严谨而不容差错,因为严密的逻辑性,所以要遵循无数的公理、定理和公式,无休止的背诵、练习和考试确实令人沮丧。但要明确的是,这里错的是应试考试,而不是数学本身,并不意味着数学真的不重要。数学的重要性,已经无需浪费笔墨去赘述。
人们认为数学“无用”,可能由于中小学阶段所教授的代数、几何等等,都属于基础数学,而不是说明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数学。基础数学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内容,仅以纯粹的数理形式来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所以表面上看起来 “无用”。但即使“无用之学”也分两种,一种是关乎技能的“无用之学”,另一种是关乎素质的“无用之学”。对于前者大可不必学习,因为世界上的技术技能林林总总,人们只学习自己需要的部分即可。但对于后者,却是多多益善。比如哲学、文学、历史、美学等学科,对很多人来说也是“无用之学”,既看不到直接的功能,也无法收获直接的效用,但它们是国民素质的基本内涵。同样,“数学是大脑的体操”,数学严密的逻辑性、严谨的精准性,对于历来相信直觉、力求大概的国人而言,恰恰是非常宝贵、非常缺少的思维训练。数学思维的训练,是民族走向科学化、理性化,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个缺乏数学思维训练的民族,往往只能徘徊在前现代的思维状态之中。
更进一步说,我们对于“实用主义”的强调确实过了头。从文明的源头,我们就强调实用、强调现实世界。传统士大夫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而言之,就是处理好世俗世界的各种事务。对西方文明也一度奉行“拿来主义”,以“是否有用”决定取舍。深陷于实用主义的泥潭,就会深陷于世俗杂务而不能自拔,忽视对真理的探索求证,忽视对人类自身和精神世界的探索开拓,难以在知识和精神上,获得无限发展的空间。我们在顶级科学领域难有收获,在许多学科领域创见匮乏,这与凡事都要先问“有用没用”,能说没一点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