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校潜规则暗流涌动 艺术殿堂变身世俗火坑?
不久前,中央音乐学院一位年近70的知名博导,在财色两方面“潜规则”一位女学生后未能兑现其考博承诺。在这位受害女学生到处告状的情况下,博导无奈之下“声泪俱下”地向中央音乐学院纪检部门主动坦白。该事件经媒体披露后,有关艺术院校“潜规则”的话题再次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
新闻回放
私吞活动费“破坏”潜规则?
日前,中央音乐学院一70多岁梁姓博士生导师主动到学校纪检部门坦白,承认自己与一名邹姓女学生发生肉体关系并收受贿赂。这一发生在中国最高音乐学府的潜规则丑闻,立刻成为轰动一时的热门话题。
该教授曾承诺利用关系帮助该女生考上博士却没有能够成功,担心女生将此事曝光出来,故决定主动交代并退回赃款。该教授为中央音乐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学研究,在音乐评论界很知名,还曾在央视著名栏目《百家讲坛》开设讲座。8月14日,中央音乐学院发言人称该教授为“主动坦白”。据介绍,在今年7月份,该教授携妻子一起来到学院纪检部门,承认自己与一名邹姓女学生发生超越师生的肉体关系,并收受该生10万元贿赂。
据悉,该女生为了确保考博成功,先给了梁教授5万元作为学费,此后又给他5万元作为上下打点的费用,还承诺如果考上博士,这5万元就作为生活费一并送给梁教授。但事有不谐,最后该女生并没有如愿考上博士,梁教授心里明白学校早晚会知道这件事,所以抢先一步主动向学校做了坦白。事后,中央音乐学院对该教授进行了“取消所有招生、教学和学术权力”的处罚。此后学校也对该女生各项考试成绩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他教授给出的打分还是很公正的,尽管有梁教授暗中帮忙,但并未影响其成绩。
8月17日,一名女士致电媒体,自称受邹姓女生委托。她说,关于梁和邹的关系、所收取的钱数等情况,校方都未找邹进行调查核实。目前,邹已将相关情况向教育部纪检部门举报。对于两人的关系和具体钱数,这位女士称适当的时候会公布于众,并声称“这里内情很复杂。”
但是很多业内人士却认为,没有参与作弊的考官们也未必就那么清白。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有多人表示,老教授此次失手的关键,很可能就是因为5万元活动费被他私吞,而没有发放到其他4名考官手中。
晨报记者致电中央音乐学院,发言人表示,发生这件事之后,学校上下都感到很震惊,而且也很痛心。“学校觉得这件事情况很严重,所以采取了严肃处理。”但学校目前还没有得到其他人“潜规则”的举报。
院校否认
“潜规则”说法耸人听闻
艺术院校潜规则现象普遍到了什么程度?今年初,一个有关潜规则的视频现身网络,而北电、中戏、上戏等多所经常陷入潜规则传言的艺术院校,都不约而同地出面否认存在潜规则。
今年2月,网络流传的一则“录取潜规则”的视频内容是:在北京电影学院放榜的当天,一位落榜考生一家三口揭露所谓的“录取潜规则”。考生母亲称,来报考前,孩子学校的老师就已经告诉她,没有30万肯定录取不了。落榜考生也表示不满,称自己能唱会跳,此前已经拍过影片,凭她的条件无论如何也不会进不了复试。
北京电影学院针对上述视频进行了反击,称考试中有很多监督系统,不会有潜规则存在。北电党委副书记、招生监察领导小组组长介绍,考试成绩采取集体打分,其中初试和二试由3人判分,三试由9至11位副教授以上人员组成专家评审组,判分采取量化和细化的方式。而在考生考完后,由招生监察人员直接将打乱顺序的试卷进行装订,将考号、名字全部封闭,序号打乱后,可有效防止阅卷老师给“人情分”。北京电影学院纪委副书记、招生监察办公室主任王宏民则告诉记者,在北影以往接到的举报信息中,这种落榜导致家长心态失衡,主观臆断“招生不公平”的情况很常见。
而上戏和中戏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这些只是网络媒体耸人听闻而已。上戏一位负责人表示,上戏早已建立了相当严密的监考制度和环节。“考试的试题都是从题库中随机抽出的,连考官在开考前也不知道拿到手的到底是什么题目。而且,以前我们只在三试才采用现场录像来记录考试情况,但近几年录像制度从初试便开始实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考生之间的公平竞争,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不公平现象。”
自揭内幕
艺术生家庭都有血泪账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潜规则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已经在报考艺术院校的考试中泛滥成灾。
北方某艺术院校的H教授接受了晨报记者的采访,但坚决不愿透露姓名。他表示:“大多数艺术考生的家庭,都有一本血泪账。”据H教授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潜规则开始在艺术院校渗透。考官或者系里有影响力的教授一般手里都掌握几个能考上的名额,但也不是随便一个考生的钱就敢收,因为想交钱的人太多,而且交钱的考生里面也有水平不错的。据介绍,现在要想考上北京的一些名牌艺术院校至少30万。也有不交钱的,例如一个系要收50个学生,那前三名肯定不用交钱,那都是尖子和天才,考官是不敢把他们拿下的,总得有人撑门面。
刚从艺术院校毕业,目前在北京当歌唱演员的小刚告诉记者,他考上的是外地一所著名师范大学的艺术系,他考试时几榜都是第一,但是还是在考试前拜师辅导,并且交给了某些关键人物1万多元辛苦费,这样才稳稳地考上了。“当然像郎朗、李云迪这样的天才,就不用交钱了。”
也有稳妥地收取好处费的方法,那就是考前辅导。H教授说:“懂得声乐的都知道,考前辅导你几个月,能管什么用呢?其实什么用都没有,但是你要想考上,就必须得去拜师接受辅导,每课时就收取1000到2000元。西北某艺术院校一个系主任,课时费1200元,课时才20分钟,这不是点石成金吗?课外辅导大赚其钱,就造成老师不爱在系里教课,都糊弄学生,或者让自己的研究生代课,自己都去外面教课了,考上艺术院校的学生得不到高质量的辅导。”
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副院长钱态曾对媒体爆料称,一般每年在艺术类考试前,都会有各种费用高昂的“艺考辅导班”。这类辅导班有的是学校公开举办的,只为在考前对考生进行考前培训;也有院校在职或退休教师私下单独授课或开设辅导班。“老师教学生其实是无可厚非,正常地开办辅导班对于学生来说也会有所帮助。但是,在这其中有许多人利用学生和家长的求学愿望,收取高额费用,甚至以‘走捷径’为诱饵,直接或暗示考生家长送礼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