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双城记:北京VS上海你选哪个
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城市,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北京历史悠久,是中国的首都,政治文化中心;上海发达时髦,璀璨如东方明珠,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多年来,这两座城市是中国千万考生的首选,它们之间醒目却也微妙的竞争关系,谱写了一出出精彩绝伦的双城记。
北京:Long Time to Enjoy
⊙ 伊 吕
说出这个名字时,仿佛有种神圣而庄严的仪式感。我总喜欢轻声地将“京”字念得缓了又缓,享受着它从舌尖蹦出嘴唇,再跳跃着来到耳边,最后轻叩着内心的那份愉悦。那是,一种只有自己内心明了的感觉;那是,一个男孩少年时代的最高理想。
对这座已被恩宠了数百年的城市,一直怀有无限的遐想与向往。我爱那琉璃瓦折射出的暖色夕阳,爱那前后海岸边垂柳依依的浪漫与感伤。我想要去看看首都,看看那儿的四合院,看看那些被街道和胡同切得整整齐齐的豆腐块,看看已成废墟的旧城墙……
其实,之前我从没有来过北京。一切的一切,都来自电视图像和书刊报章。那一个个汉字排列成的绝妙句子,那一笔笔丹青描绘出的京都胜景,帮助我勾勒出这座城市模糊而神秘的轮廓。我在故乡那座南方小城无数次怀想千里之外的故都北京。隔着沧山泱水的两座城市,南北殊途,风貌迥异。可是我固执地期待着走近它,零距离,紧紧拥抱。
终于第一次真正看清楚北京的样子。天空辽远而深邃,云卷云舒之间,好像一块起伏连绵的湖蓝丝绒。然而,这样的好天气并不常见。更多的时候,天空是灰蒙蒙的一片。好在灰灰的天空,也并不会给人一种垂头丧气的感觉。因为这片天空下的人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耕耘。紧张而积极的高节奏乐章,从清早便开始奏响——
北京各大高校的莘莘学子,大多都有早起晨读的习惯。北大未名湖、清华园、人大一勺池……校园里书声朗朗,每一份求知的热望都沐浴着大好晨光。那些在各大写字楼里朝九晚五的白领一族,也是早起奋斗的典范,无论是在公交车还是地铁上,衣冠革履、行色匆匆地赶往公司的年轻人永远是数也数不清,他们是这个城市的精英分子,也是推动整个国家和民族快步向前的力量。
有一种感觉,令我无比震撼。早晨七八点钟,正是晨曦初现时分,你在高科技企业云集的中关村一带,随便选择一个点观察过往人群,可以看到真正的人潮汹涌,摩肩接踵。都是上班的年轻人,或化了精致的妆容,或穿着时尚的套装,走路时也气宇轩昂,然而,那种从眼神里流露出的疲倦,是怎么样也掩饰不住的。北京是强者的天下,无论念书或是事业,只要你选择了这里,你就选择了打拼奋斗的人生。优胜劣汰是残酷的生存法则。
好在这里毕竟是北京。在现代化钢铁森林令人窒息的快节奏之外,依然延续着悠闲恬淡的惬意生态。老北京城里,胡同口晒太阳的老人,四合院花窗上慵懒匍匐的大猫,横亘千年沉默不语的古城墙,安静流淌逝者如斯的护城河……满满的都是讲不完的故事,伴着呼啸而起的鸽哨,在故都的上空盘旋。清晨或是黄昏,带了相机,循了古老北京空气里残存的蛛丝马迹去找寻故事的只言片语,连缀起来,便是一首千年不辍的动人诗篇。
Long time to enjoy Beijing,一起去聆听。
上海:想要,就能得到
⊙ 李业陶
上海是这样的一座城市,它时尚,也怀旧;开放,也私密。当你从王安忆小说中窄小的不断飞起灰鸽子的弄堂走出,便会看到淮海路上的巴黎春天,又或是,彼岸的东方明珠,它们发散着炫目的光。
海派文化,是上海高校教给学子们的第一个词。海派,取“海纳百川”之意。上海有太多的元素,中西方文化在这块土地上不断融合,这种融合成为它迷人的所在。每一天,上海都在吐纳和甄选不同的思想,欣悦于其中的一部分,也扬弃另一部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上海从不逼迫你接受什么,它能给你想要的,但你得确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上海给人太多的选择
求学上海,大部分时间能让你感到心灵的富足。除却先生们课上的侃侃而谈和课下讨论时的兴致勃勃,你还有很多吸纳的时机。高校里总有形形色色的大讲堂,网聚你感兴趣的那些人,比如诺贝尔奖得主,又比如第六代导演。在上海,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你仰慕的那个人总会出现在你的视野。还记得金庸先生来校时的那场演讲,作为中文系学生,我们一早进入会场,雄赳赳地占领了最好的位子,外系的同学眼热地在会场外挥手,嘟囔着“打倒中文系”,于我们而言,那是一个幸福感膨胀的时刻。金庸先生十分儒雅,他说话缓慢而笃定,轻松又自如,那个晚上,我们懂得了四个字:侠之大者。
关于文化,还有各种诠释。诸如校园演唱会、音乐会、话剧节、电影节,百余种社团,它们将你的生活塞得满满的,只要你有心,每一天都精彩纷呈。
上海给人太多的机会
求学上海,你能找到千奇百怪的勤工助学方式。传统的家教是高校里最为兴旺蓬勃的学生副业。我的每一位同学,都先后做过两份以上的家教。周末的宿舍我们总是在讨论各自的学生,其乐融融的样子。除此,还有派发传单、担任形象宣传大使、送报纸等名目繁多的工种。我做过的最奇怪的一份工作是给某品牌洗发水做测试,每月发放洗发水,使用后提供测试报告,最后还得到了一笔不多不少的“工资”。还有一次,我逛超市时遇到热情的咖啡厂员工,请我品尝咖啡,最后送给我200元的超市购物卡。上海总是这样,给人惊喜。
上海给人太多的希望
2010年的世博会就快到了,上海以微笑的方式迎接每一个奔向她的人,更多的进修机会、就业机会、升迁机会出现了。踏足上海、停驻上海便成为年青一代的热望。在上海,你总能不断地变化,一天比一天更好。然而也有人说,上海是一座没有归属感的城市,这大抵说的是它的忙碌与急速。在上海,你不能频频回头去留恋沿途的风景,你得让自己朝前走,这样才能和身边人一样拥有美好的明天。上海这个词,象征的就是创业者的天下,它不是养老院。所以,把我们人生的前半部分交付给上海,这是绝对没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