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高校名单发布 野鸡大学官网制作精良真假难辨

2015-05-23

  网传“全国210所野鸡大学”近半集中在北京部分“野鸡大学”官网制作精良几可以假乱真。

  15所涉沪虚假大学名单

  上海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工业科技学院、上海工业科技大学、上海财经贸易学院、上海金融管理学院、上海东方科技学院、上海建筑工业学院、上海商贸管理大学、上海华夏学院、 上海同济医科大学、上海城市建设大学、上海工商学院、长江科技学院、上海华文外国语学院、华东财经学院。

  教育部21日正式发布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名单显示,截至2015年5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53所(含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47所,独立学院275所,中外合作办学7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广大考生和公众可以登录教育部网站查询目前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院校名单,不在名单之列的各类办学机构均不具备招生资格。

  据了解,此类名单教育部每年都会发布,但由于违法成本低,利益空间大,一些“野鸡大学”屡禁不止。近日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份“野鸡大学”名单,涉及了210所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这些“野鸡大学”大多打着“中国”“北京”字号,通过注册多个网站骗取生源,以出售假文凭等方式获利。尽管曝光之后有关部门加大整治查处力度,但仍有部分躲过风头“重出江湖”。“野鸡大学”何以屡禁不止?

  空设网站 以假乱真

  异地招生难以求证识别

  “北京科技师范学院创建于1980年,建校30多年来,学院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学校建设的巨大成就……现有教育教学用房总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专兼职教师1026人……”这是名为“北京科技师范学院”校园官网上的大学简介。

  在其校园网上,“学院概况”“教育教学”“招生信息”“学生天地”等内容图文并茂,一应俱全。然而,当记者按其网上校址“北京大兴区黄村镇北程庄东路2号院”到当地寻访时,却并不见网上所说的美丽校园。当地居民告诉记者,“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学校。”记者拨打其学院电话,却总是忙音或暂停服务。

  记者仔细比对发现,另外两所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学院”“北京财贸科技学院”官网上的校址和大学简介竟然和这所“北京科技师范学院”完全相同。而这3所“大学”的简介全部抄自一所正规的民办普通高职院校—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记者注意到,这些虚假大学中,以“北京”“中国”打头的占到近一半,而将办学地址标为“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大学城”的学校达10多所,其余显示在上海、山东、天津、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10多个省份。

  “中国邮电大学”“中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国际金融学院”……这些“高大上”的“野鸡大学”,名称上与正规大学高度相似,网站上批量抄袭正规高校往年简介、盗用图片文字,粘贴各种教育类新闻,同时还借助贴吧、论坛、淘宝及某些注册公司等发布信息和广告,极具欺骗性。

  “诸如此类的仿冒名称,五花八门,以假乱真,一些对高校和专业不了解的考生和家长,尤其是二三线城市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极易信以为真。”上大学网内容总监谌江平告诉记者,这些“大学”校址多标明在北上广等高校密集的一线城市,且倾向于异地招生,外地家长难以求证识别。

  学历“明码标价”

  虚假官网骗取考生钱财

  记者了解到,这些“野鸡大学”往往串通部分教育公司,通过电话、邮件、QQ群等方式,专挑低分学生,号称“低分录取”“内部指标”,并以“录取时间紧急”为由,骗取“心急”家长打消疑虑,尽快交钱办理录取手续。一些学校准备充分,不仅有招生简章、宣传画册,有的甚至连录取通知书都提前设计好了。

  上大学网提供的一份“学位价目表”上显示,北京信息科技学院、北京科技师范学院、北京信息管理学院等学校专科本科学历均为160元,北京电力科技学院180元,青岛黄海学院为800元。

  据新京报报道,从北京两家教育公司获得的一份可购买学历的学校名单显示,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国际经贸学院、北京民族师范学院等北京二十几所“虚假大学”的学历被“明码标价”,价格从950元至2200元不等。像北京医科大学的本科学历只需950元,北京经济科技管理学院、北京国际贸易学院等涉及经济类院校的本科1500元。客户选定学校之后,根据学校网站的院系设置选择专业,然后汇款即可办理。

  “民办大学3天就可以拿到文凭”,北京某教育公司刘老师称,只要交齐费用,学校会提供成绩单、学习档案、毕业证、学位证等全套手续,成绩单可根据自己的要求随便填。

  为了证明毕业证是由学校发出的,该教育公司会要求客户先交一半定金到指定的支付宝账户,从学校官网查到自己的毕业信息后,再将余款打到账户。最后,由该教育公司与学校分成,一般教育公司能分到三成,发文凭的学校分到七成。

  随后,记者再次打开多个虚假大学的官网,发现大多数虚假大学网站上都有“用户登录”和“学历查询”两个功能。它们的作用就是让这些办理了该校学历文凭的“学生”,可以登录查询,为下一步付款做保障。

  另外,刘老师还明确表示,这样购买的“文凭”,只能拿到企业找工作,在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是没用的。

  名单已发布两年

  改域名或名称“重出江湖”

  实际上,近日网络上盛传的“国内210所野鸡大学名单”,并不是最新发布的,只是过去几年民间高考资讯服务平台“上大学网”发布的三批“虚假大学”名单的汇总。上大学网内容总监谌江平说,“2013年6月,我们发布了第一批100所学校名单,之后在7月,我们又根据学生家长的举报,发布了第二批50所学校名单,2014年6月,我们发布了第三批60所名单,一共210所。”目前,谌江平正在带领团队核实最新的虚假大学信息,并整理2015年的最新名单,预计将于今年6月底、7月初向社会公布。

  谌江平介绍,制作虚假大学名单最初源于偶然。2013年,在“上大学网”创办之初,他们搜集了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详细信息,后与教育部公布的名单比对时,发现有些学校名称不在官方名单上,却与正规高校的名称非常相似。他们将这些学校整理出来,仔细核实后,公布了第一期“虚假大学名单”。谌江平介绍,这210所虚假大学被曝光后,搜索网站也与他们进行了合作,对所有学校信息进行了屏蔽和标识,各地媒体也都对其进行过曝光。

  目前,这些虚假名单上的学校网站皆被屏蔽,搜索虚假大学名称及原链接都无法打开网站,网页上显示“虚假信息”的提示。已有多所虚假大学被有关单位查处,责任人被处罚。据了解,教育部就曾查处了所谓“华北科技大学”的网站,发现其假冒并窃取华北科技学院网站信息。而另一家被关闭的“天津文理大学”网站,则窃取南开大学等高校网站信息,并宣称交纳3000元,即可获得该校毕业证书等。

  但是,仍有部分虚假大学通过更改域名或学校名称的方式,躲避屏蔽“重出江湖”,包括“北京信息管理学院”、“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北京科技师范学院”等近10所虚假大学的网站,仍能正常浏览。如“北方医科大学”被禁后,“北京医科大学”又打着“擦边球”出现了。实际上,原“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后,再没有这样一所大学。在这个听起来很“正规”的学校官网首页,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而网页上的在线报名框也无法点开。记者登录了多家虚假大学官网,发现类似情况广泛存在,不少网站内容的更新时间远在五六年前。

  为何屡禁不绝

  查处难还是监管不力?

  每年高考前后,总会曝出虚假大学欺诈事件,甚至同一个校名年年存在,年年被举报,但年年死灰复燃。“野鸡大学”为何屡禁不绝?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野鸡大学”招摇撞骗的手法其实很拙劣,骗术等级也并不高明。他们大多只是创建网站行骗,成本低廉,即使某个虚假校名被曝光,也可以换个校名再继续。而且多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当受害者察觉报警行骗者已逃之夭夭,致使监管、查处难度较高。

  一位教育界人士透露称,目前许多虚假大学网站的服务器都在中国香港、美国等,域名注册方便,这也使得教育部门和网监部门难以监管。

  同时,部分地方教育部门对研修或专修学院监管有限,审批不严,有个场地就可办学;有的非学历民办机构通过在地方人力资源、工商和民政等部门备案,以培训学校、非营利性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种名目申请营业许可,再巧借名目去行骗,教育部门根本无从得知。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造成虚假大学泛滥的主要原因还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学维权意识差,考生和家长又相信“潜规则”存在。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虚假大学查处力度,还要从根本上消除招生录取中的潜规则。

  谌江平表示,要想彻底消除虚假大学,并非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家之事,需要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及各级网监部门、各大网站域名注册供应商、相关高校、各级用人单位人事主管部门、公检法等社会各界联合出手,从各个环节重点防范和打击,才能挤压“野鸡大学”市场运作的空间。

  此外,还应对考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加大宣传,使其提高防范意识,择校时以当年教育部公布的具有高招资格的高校名单为准,避免上当受骗。

  治理“野鸡大学”

  不能止于公布正规名单

  针对日前网上发布的《中国210所“野鸡大学”完整名单全披露》,教育部给出权威的“正规高校”名单。

  工人日报评论指出,教育部此举无疑非常必要。不仅有利于充分满足公众尤其是广大学子的知情权,也有利于帮助人们及时明辨大学中的“李逵”与“李鬼”,对“野鸡大学”形成更具针对性的监督。不过,从全面治理“野鸡大学”、降低其社会危害的角度,公布正规大学的名单还远远不够。一方面,对现实中大量存在的这类“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的“野鸡大学”,政府教育部门还应进一步强化和加大相应的打击惩治力度,以便尽可能地降低其“混淆视听”、招摇撞骗的机会和可能。而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这事实上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基本职责所在。根据《教育法》等法律规定,“对不符合规定条件审批设立的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有权予以撤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撤销;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而根据《中国210所“野鸡大学”完整名单》,虚假高校问题在北京最为严重,210所被曝光的虚假高校里北京有83所,占比44%。这意味着,大量的“野鸡大学”,并不遥远神秘,就在相关主管部门的眼皮底下。另一方面,对“野鸡大学”,相关部门应进一步考虑源头上的治理。很明显,“野鸡大学”以及由此衍生的假学历、假文凭现象之所以能长期大量存在,乃至形成一种畸形的“市场需求”,一定程度上也是现实生活中盲目的“文凭至上、学历崇拜”等现象的一种折射和产物。换句话说,有需求才有市场。这种背景下,要想有效遏制“野鸡大学”泛滥,还须进一步铲除滋生“野鸡大学”的社会土壤,让“野鸡大学”的“文凭学历”彻底丧失其原本不具有的社会价值。比如,要对那些明知虚假,仍坚持购买、使用“野鸡大学”文凭的人,给予必要惩戒;要努力构建“不唯文凭”、“重学历更重能力”的理性人才观和相应的科学的人才评价考核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