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录取通知书:从“板着脸”到“美得能卖钱”

2016-08-03

  高校录取工作趋近结束,录取通知书进入投递高峰。记者查阅一些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发现,不仅颜值越来越高,内涵和情怀也各有亮点。

  从“板着脸”到“美得能卖钱”

  往年,大连海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是简单的一页双面彩印A4纸,简单的海浪波纹和校船“育鲲”轮背景,今年来了 个华丽转身:采用全新封套形式,以“海洋蓝”为主色调,突出海洋特色;封套正面采用校门剪影,背面是做敬礼姿势的学校吉祥物“海大大”,内页采用云纹、海 浪等元素,寓意学子未来将搏击于海天之间。

  中国传媒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变化同样巨大。以往通知书印刷、字体、颜色普通,今年则呈现出浓郁的“中国风”:采 用传统中式贺卡形式,中国红加烫金工艺寓意吉祥,贺卡封口处巧妙地设计成中国传统如意形状,对折起来视觉效果精美。此外,专为新生手写通知书上的姓名栏也 是一大亮点。

  不过,手写通知书方面最有发言权的,当属陕西师范大学。每份录取通知书都经“老先生”们一笔一画书写,墨香浓郁。为满足学生收藏录取通知书的心愿,折页手写版通知书可以在报到后由个人留存。

  目前,一些高校陆续告别“一页纸”的简单录取通知书,纷纷在官方微信微博上晒出“颜值”颇高的新版通知书。江南大学的水墨风、武汉大学的中国风、北京师范大学的古朴厚重风、上海交大以“紫气东来门”为背景的祥瑞风等,让人印象深刻。有网民感叹:“大学考早了。”

  不只“老几样”,快递袋里显“心机”

  高校录取通知书的视觉大战并未止于设计新颖。除了银行卡、电话卡、新生入学指南等“老几样”之外,盛装通知书的快递封套里,同样各有“心机”。

  继去年送给每名新生《平凡的世界》后,今年清华大学随通知书送上的是名著《瓦尔登湖》。该校校长邱勇在致新生的信中说:“读书价值的实现从根本上要依赖于个体读书习惯的养成。希望你们在来到清华园之前,利用假期认真阅读这本书。”

  华东师范大学则为新生定制了印有学校风光的四季U盘,U盘里有校长和党委书记写给新生的信、推荐书单以及学校年报、形象片、校歌。

  记者梳理发现,不少高校开始在赠品上下工夫。有的随通知书把学校的微电影、漫画、APP等打包送给新生供其“预习”,有的则把手绘地图等作为礼物送给新生。

  不过,也有部分高校招办负责人表示,想给学生送礼物,但是“送不起”。某高校招办一名工作人员说,在快递袋里 加书籍等礼品,不仅增加采购开销,还增加快递费用,以每年发送5000份通知书为例,单是印刷、寄送的费用就高达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对普通高校的招生部 门来说是笔不小的开销。

  一辈子的纪念,应更具纪念意义

  上海一名考生家长表示,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对一个家庭意义非凡,除了实用的意义外,更意味着孩子将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也是学校给学生、家长展示学校的气质。

  曾在中国传媒大学就读的耿小晨回忆,虽然当年入学时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印刷普通,并且是以挂号信形式投递的,但现在看起来依然感觉质朴而温暖。

  “当然,现在的录取通知书设计更漂亮了,对新生来说是件好事,毕竟是一辈子的怀念,应该设计得更具纪念意义。”耿小晨说。

  大连海事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董国松说,作为大学寄给新生的“第一封信”,录取通知书是学校和莘莘学子第一次亲密接触,用内容生动、设计精致的录取通知书传达对学子的祝福,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内涵和平等尊重的价值取向。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冯学锋认为,部分高校通知书追求变化,主要源于两方面考虑:一是源于招生竞争的需要,各校希望通过录取通知书、招生简介等渠道展现特色与亮点吸引好生源;二是互联网文化冲击,影响了现实中通知书的语体及形式变化。

  “有些学校的通知书相对稳定也没什么不好,反映了大学文化的多元化。”冯学锋说。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师赵俊杰说,录取通知书设计更用心了,这是培养学生对学校热爱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