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技术大学(筹)2017年开始省内招生 3个专业拟招300人
深圳技术大学(筹)22日召开发布会透露,深圳技术大学(筹)今年将依托深圳大学,在物联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光源与照明3个专业招收300名本科生,招生范围仅限广东省。该校施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双元制”培养模式,每个学生大学四年有一年左右的时间需要到企业去做实训。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对每位学生配备来自企业界的“产业导师”,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能接受产业导师的思想引导、技术启蒙,并参与科研项目等。
招生计划向深圳倾斜
深圳技术大学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于2016年开始重点建设的一所本科学校,目标定位是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开放式、创新型、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并面向高端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的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端应用技术型人才。
深圳技术大学(筹)负责人、深圳大学副校长阮双琛介绍,该校今年依托深圳大学招收300名学生,其中在物联网工程专业招150人,该专业隶属互联网与大数据学院;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招收90人,该专业隶属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在光源与照明专业招收60人,该专业隶属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这些专业都是在广东省二本招生,在招生数量上,会向深圳生源作一定倾斜。由于今年该校是依托深大招生,该批学生毕业时会拿深圳大学学位。阮双琛透露,希望明年3月深圳技术大学能够获批去筹正式设立,届时才会独立招生。
阮双琛提醒,学生报考时需要在第一志愿报深圳技术大学(筹)这三个招生专业,才可以被招到该校;如果只是报名深大,并没有选择这三个专业,将不会被深圳技术大学(筹)录取。为了保证被录取的学生真正喜欢所学专业,该校允许学生在1年内有两次换专业的机会。“那些对工业前沿有浓厚兴趣、不断进取、有好奇心的孩子,是我们非常看中的。”深圳技术大学(筹)教务组负责人刘宏伟说,该校希望培养顶尖工程师,不但动手能力强,而且理论知识丰厚,是设计型的工程师,而非普通学校培养的技能型工程师。
优秀学生可赴德实习
深圳技术大学将引进德国、瑞士等先进应用技术大学成功办学经验,施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双元制”培养模式,依托本土企业和业内领先行业,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办学新路。学校根据深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前期设置中德智能制造、互联网与大数据、城市交通与物流、新材料与新能源、健康与环境工程、创意设计六大学院。
该校中德智能制造学院负责人吕启涛介绍,在该学院,教学计划、培养方案都由中德双方院校、企业共同制定,中德双方教师、企业家共同施教。学生有机会有1年的时间去德国的大学、研究所、企业实习,学习德国先进技术、企业文化、工匠精神等。
依托行业领先的知名企业办学是该校所强调的。“我们为什么选择智能制造、激光智能装备及应用方向,是因为深圳有大族激光。为什么选择机器人,因为有大疆创新。这些都是深圳本地非常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我们只有依托它们,才能培养好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才能为广东省、深圳市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吕启涛说。
据其介绍,该校已与华为、大族激光等30多家深圳企业建立联系,企业会派高管、有丰富研发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授,或与学校开展具体合作项目等。这些企业高管、技术人员还会成为学生们的“产业导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带领他们做科研项目。吕启涛的另一个身份是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深圳技术大学(筹)非常注重老师是否有企业背景及工作经验。目前该校招收的约80名教师中,一半以上都有企业工作经验。老师来源有从深大择优选拔、与德国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引进、在德国招收企业工程师、设计师、博士等。阮双琛透露,目前该校正在探讨相关方案,要求教师工作几年后,必须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以保证其知识不与产业脱节。
焦点
学生培养模式有何不同?
阮双琛介绍,该校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比如在制定招生计划时,要与企业的需求结合,同时专业、课程设置、学生培养方案等都是根据产业发展情况、需求等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加大实践课程内容,学生有一年甚至更多时间深入企业做实训,跟着企业做实用型项目。该校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负责人韩培刚表示,该校立足本地,更强调应用技术,也紧密结合深圳市、广东省产业结构布局、需求等办学。
正式校区投用前在哪上课?
由于深圳技术大学正在筹建中,位于坪山区石井街道的校园计划2019年竣工,因此目前该校使用向深圳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租借的过渡校区办学。该过渡校区同样位于坪山区。
据了解,今年2月,深圳技术大学(筹)校园建设一期工程正式开工,2020年投入使用后,届时该校在校生规模逐步达到1.9万人。2027年二期工程完成后,在校生总数逐步达到2.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