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发布《中国高校学业指导手册》指导学生学业发展
27日,第一届全国高校学生学习与发展工作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受邀参会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生学习中心执行主任卡拉·斯坦利(CaraStanley),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40余所高校8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高校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主题进行研讨。研讨会发布了由清华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主编的《中国高校学业指导手册》一书。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指出,当代不少大学生都经历着“忙、盲、茫”的状态,即忙碌、盲从和茫然。他认为,大学教育今天迫切需要在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师、以运行为导向的职员之外,充实一批专注并专长于学生诸多能力提升的专业人员的队伍,心理健康、职业规划、全球胜任力培养、团队领导力提升等等,都需要一批言传身教、训练有素的专门人士,加入到培养人才的努力当中,成为大学教师+的一部分。他们与教师和行政职员是相辅互补的,不少岗位是需要有资质的人才能担任,很多角色应该是实践经验丰富才能胜任的。希望这个趋势,能引起大家的重视。随后,杨斌主持了《中国高校学业指导手册》新书发布会,该书由清华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主编,实操性强,很好地结合了国际前沿性和中国本土化特色,在学业指导领域具有一定的价值。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认为,自我认知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业指导应当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这是学业指导中最基础但也是最难的部分。谢教授引用熊十力的话做比喻:学习和成长对于学生来说就像是“痒处”,当他们学到符合自己特长和兴趣的专业内容时,才会得到一种舒服、通透的感觉,所以学业指导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即“挠到生命的痒处”,否则就是隔靴搔痒。最后,谢维和对学业指导的途径进行了分析,指出学业指导是随着对学生和指导方法的不断分类获得进步的,学生在言语、动作、思维、态度等方面的不同表现,都可以成为教师指导学生的着手点,但同时也不应过分注重类型划分导致削足适履。
加州伯克利大学学生学习中心执行主任卡拉·斯坦利详细介绍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生学习中心在辅导本科生学习方面的三个主要项目:辅助课程模式(ACM)、研究助理计划(RAP)、国际学生项目。她表示,教育工作者的目标是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并提供给学生合适的工具和指导他们发现学习领域中最优秀的自己。据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学习中心每年服务的学生超过100,000名,约占本科生比例的40%,去年一年就为学生们提供了260,000小时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