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迎来96岁生日 新校区首迎校庆大典

2015-10-20

  1919年,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的综合性大学南开大学正式在天津正式成立。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之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南开大学走过了96年悠悠岁月,10月17日,南开大学迎来了她第96个生辰,昔日从南开走出来的莘莘学子纷纷返回母校怀抱,重温青葱求学岁月,共襄母校发展。

  30年后再回母校重温求学岁月

  在1981级本科生、1982级硕士生毕业30周年大会上,近400位阔别母校多年的校友从加拿大、美国、日本及全国各地赶来,与当年传授自己知识的恩师相聚。

  当校友代表登台向恩师敬献鲜花时,很多老先生激动地与校友相拥。数学系的老教授顾沛说:“1985年,你们毕业了30年来,你们建功立业,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了聪明才智,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今天大家从五湖四海重返母校,南开欢迎你们,老师们为你们骄傲!”

  活动中,学校特意把当年校友们求学时代的合影制作成为了大幅“照片墙”,阔别30年,很多校友来到照片墙前寻找“当年的自己”。30年前,曾经青涩的他们踌躇满志地离开南开园,奔赴祖国各地建功立业;30年后,他们满怀深情地载誉而归,以成长经历奋斗故事向母校96周年华诞献礼。

  “30年前,中文系原系主任在我们毕业前最后一堂课上曾说,你们毕业后,不仅要认认真真地做学问,更要认认真真地做人。这句话我一直铭记至今。”中文系1981级本科生万镜明女士深情回顾,她说,“南开人,是我们共同的身份,为了南开的荣誉,是我们每一个南开人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

  新校区挂牌首片校友林

  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首片校友林揭牌仪式在西南联大纪念园举行。仪式上,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南开大学云南校友会会长赵体光以及南开大学师生代表共同为云南校友林揭牌。

  龚克在讲话中表示,南开大学津南校区的建设和启用,是南开大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工程,将成为南开教育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契机。“云南校友林”不仅将云南与南开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津南校区得以传承,也将记录并见证南开大学在新百年中的进步与发展。

  作为南开大学校友,赵体光表示,置身津南校区,看到母校“日新月异”的新气象,感到无比自豪。南开不仅教育我们要拥有一颗“允公允能”的公能之心,同时也教会我们感恩与回报。在母校发展的历史新纪元中,每一名南开人始终与母校血脉相连,愿意深深扎根于津南这片新土地,共同见证母校谱写新的篇章。

  仪式上,南开大学2013级法学院本科生田光笛代表南开大学云南支教队发言。他分享了在云南山区支教的感触与心得,并号召更多南开学子用力所能及的行动感恩母校、回馈社会,为南开、为祖国的发展与建设贡献力量。

  用一栋“小院”引入一名大家

  校庆日当天,南开大学为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修建的“迦陵学舍”正式启用,叶先生正式定居于南开园。

  叶嘉莹,号迦陵,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著有《迦陵论词丛稿》,《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迦陵论诗丛稿》等。

  学舍以叶嘉莹先生的号定名为“迦陵学舍”,是一座四合院式的中式书院,位于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建筑面积约为550平方米。迦陵学舍东邻南开现存最古老建筑思源堂,西邻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故居宁园,这是继陈省身先生后,南开大学第二次为学术大家修建“学舍”。

  迦陵学舍集教学、科研、藏书于一体,并开辟文史资料藏室,专门陈列叶嘉莹先生带回的大量宝贵文史资料,供研究者使用。

  1979年叶嘉莹先生第一次回内地讲学时,曾写下“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的诗句。站在新启用的学舍前,叶先生向所有为迦陵学舍建设做出贡献的人致谢的同时,也表达了继续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决心。她说:“希望可以把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把古代的诗人、词人们的生命、理想、志意、品德,带着鲜活的生命流传下来,所以我虽然衰老,但还有未完的志意,将继续努力工作下去。”

  迦陵学舍的建设得到了海内外社会各界的支持。叶嘉莹先生就读的辅仁大学校址现为北京恭王府,府内海棠深受叶先生喜爱。此前,得知迦陵学舍即将落成,恭王府特地送来两株海棠,移植在“迦陵学舍”院内。

  《张伯苓全集》首发珍贵文献首次披露

  校庆日当天,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集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之力,历时3年编纂的《张伯苓全集》(以下简称《全集》)新书首发式举行。该《全集》共十卷、550万字,收录了张伯苓发表的著作、言论,发布的公文、函电,拟定的规章制度以及大量的演讲谈话等稀有文献,其中半数以上是首次公开面世,书中还附录了张伯苓年表和珍贵照片近百幅。

  张伯苓(1876—1951),原名寿春,字伯苓,生于天津,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曾在清朝海军服役,参加过著名的甲午海战;他当过私塾教师,又拥有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的桂冠;张伯苓一生交游甚广,国共两党要人中多是他的学生,被誉为国共两党“两树桃花一手栽”的奇人。他是南开系列学校的创始人,又是国立西南联大的主要缔造者。

  张伯苓从晚清走来,直到新中国诞生,饱经沧桑磨难和时代变迁,用他历经风雨的一生,丈量了同样历经风雨的中国近代历史;他从平凡中走来,怀揣教育救国的理想,献身近代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大笔弥足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编辑出版《张伯苓全集》,尽可能地将张伯苓先生的难以计数的文献资料收集起来,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传播,以使后人从中去感受张伯苓的思想、担当、气度、操守、情趣……,去接近一个伟岸的灵魂,全面地认识这位伟大的爱国者,这无疑是当代南开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龚克在《全集》序言中这样写道。

  校友赠母校千万“贺礼”建设学生活动中心

  校庆日当天,南开大学政治学专业1987届校友、大通集团董事长李占通及大通集团向南开大学捐赠1200万“贺礼”,用于津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建设与完善。这是迄今为止南开大学收到为新校区建设捐赠最大的一笔校友捐款。

  李占通在发言中满怀深情地回忆了母校对自己的培养。他说,从学生时代他就积极参与各种学生工作,毕业后也曾奋斗于学生工作队伍,因此对“学生工作”有特殊的感情。大学生活动中心是们最活跃的场所,希望在此学生的情商得到发展,能力得到锻炼,为母校的育人工作出一份力量。

  捐赠仪式上,南开大学校党委书记、南开校友总会理事长、基金会理事长薛进文为李占通颁发了捐赠证书和纪念牌。“拾光南开”创业团队成员、艺术设计系学生胡露露精心手绘了一幅南开大学“大通学生中心”的全景图,并将其送给这位“学长”作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