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成立 聚焦眼视光人才培养

2017-03-27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但如今,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素质的严重问题。我国5岁以上人群中,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近视,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3月26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宣布正式成立眼视光学院,并于今年启动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聚焦眼视光学领域专业人才培养。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更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对于眼视光学院的发展使命提出六点希冀:“瞄准眼视光学需求,凝聚眼视光学难题,搭建眼视光学平台,整合眼视光学资源,开展眼视光学创新,推动眼视光学发展。”

  眼视光学是将现代光学技术和现代眼科学相结合,运用现代光学的原理和技术解决视觉障碍的新兴交叉学科。“眼视光学主要针对眼球的光学属性进行干预,包括提供初级眼保健、验光配镜、接触镜验配、近视眼防治、双眼视觉异常治疗、低视力等,而眼科主要针对眼科疾病进行治疗,二者存在交叉,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赵明威表示,如今各大医院的眼科门诊均是人满为患,其中,真正属于眼科疾病的比例仅为30%左右,其余70%则属于近视、老视、低视力、双眼视异常等视光学范畴,也就是说,传统的视光学与眼科学在眼科门诊存在交叉,而我国眼视光学教育和医学实践又存在矛盾。

  据了解,我国的眼视光发展起步晚,人才培养多数还停留在大学本科甚至专科的层面上。对于人口众多的大中小城市和乡镇,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同时,很多提供视光学教育的院校和医院,缺乏可持续的、科学的眼视光学研究。赵明威表示,社会对高素质的眼视光技术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而与此相适应的从事近视预防保健工作、具备视光学专业知识的人员却严重匮乏。此外,在视光学领域的科研和高端产品研发方面,也几乎没有中国的产品。比如我国的角膜塑形镜(OK镜)和各类角膜接触镜、巩膜镜的生产和加工,无论是技术还是流水线,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开展原创性眼视光学产品的研发,必须依托良好的生源和规范化的培训、准入制度以及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因而培养眼视光人才,迫在眉睫。

  温州医科大学是率先在我国开展眼视光学研究和教育的高等医学院校,近年来,国内不少大学也相继开设了眼视光学专业,如天津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赵明威表示,北京大学作为我国的最知名学府之一,此次成立眼视光学院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为我国的眼视光专业输送人才,另一方面是建立医、教、研、产业、公益等多位一体的格局。最终目的是把医疗背景的视光学产业与传统的眼科学有机的联系、融合起来,从而形成统一的规范化的眼视光诊疗规范和行业标准,从而促进大众对视光学认识的提高和视力保健意识的转变。赵明威透露,眼视光学院将在今年启动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并完成课程设置和师资的初步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