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A选项原文中没有根据,属于无中生有;
B选项在文章第一段“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C选项在文章第二段段尾,“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D选项在文章第三段段尾“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
2、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B选项正确
A选项,甫应读为(fǔ),不是(pǔ); C选项,津意为“渡口”不是“路”;D选项,掬,意为“两手捧东西”不是“令人喜爱”。
3、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B选项无中生有,第二段中“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中是指实现三者统一,并不是说学术性本身有所增强,所以B选项错误;
A选项第一段中“盘活了更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以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C选项第二段中,“借助动漫,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了幽默的旁白和“萌萌哒”漫画,使高冷需哦一的文物活泼起来,”,最后一段,身临其境的感觉;D选项第二段中,动漫的形式活泼,第三段中,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第四段中VR技术让用户调动各种感官,都是更好的理解的体现。
4、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D选项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第四段中,“带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坑内”符合语境,所以正确。
A选项,身不由己:身体不由自己作主;B选项,感同身受: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C选项,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三项不符合语境所以错误。
5、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题干中“原来只有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走近了大众”意为以前很少人能够接触,现在大众都可以接触得到。D选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意为当年贵族家中的燕子如今飞进寻常百姓家中,符合意思。
A选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意为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意为赞美乐曲好听;B选项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说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没人知道,但当考上功名后,一举成名天下皆知;C选项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为不要担心往后不会遇到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指认识、了解的人多;D选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意为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原来只有少数人知道,现在走近了大众。
6、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C选项在第二段中“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所以选项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会加速老化错误。
A选项在文中第一段说“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觉得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不然”;B选项在文中第一段“这两把古琴之所以经历千年保存下来还能使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D选项在第二段“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慢慢退化。”
7、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A选项“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000人次”,所以A选项中说的减少游客接待量错误。
B选项第三段“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C选项在第三段“同时又减小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D选项在第三段“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
8、
[参考答案]含义:是指①发掘文物中蕴藏的内涵,合理利用文物。②利用现代科技,让文物以更加活泼丰富的呈现形式走近大众。③运用多种措施,延长文物寿命。
作用:①能够使公众知史爱国、提升审美、满足精神需求,并传承技艺,启发现代科技;②使文物更加鲜活地呈现,让大众更直观地体验文物之美。③能够有效保护文物,减少对文物的破坏。
[答案解析]含义:三个材料分别指出了活起来的三个含义,材料一第一段说“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指出发掘文化内涵才是活;材料二第一段说“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进大众,真正活了起来。”指出文物以活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材料三第一段“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指出文物的寿命被延长。
作用:材料一中“发挥他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以及“不仅代表了当时……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可以总结出体会文化内涵的意义是使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传承技艺,养心,促进现代技术发展;材料二中“大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让观众随时随地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可以总结出文化呈现的方式更加鲜活,增加了文物的趣味性;材料三中主第二段“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指出现代科技的应用是对文物的保护。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9、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D选项在句中应解释为:改变。
10、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C选项“而”:连词,第一处表转折;第二处表顺承。
A选项两个“以”都是因为。B选项“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选项“者”:意为“……的人”。
11、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B选项“以公赋税重赏赐之”意为“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原文并未表达“皆封侯”的意思,因而B选项的理解不正确。
12、
[参考答案]
(1)时机不是圣人能够创造的东西,(圣人)只能不错失时机罢了。
(2)自从夏、商、周三代圣人用礼乐制度教化天下,到了刑罚放置不用的状态,但是最终不能停止篡位弑君的祸患。
[答案解析]第一句重点在于“所”字结构、“时”的翻译。第二句重点在于“措”、“已”的翻译。“措”通“厝”,意为放置。
13、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D选项“苏东坡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的说法不正确,根据原文,苏东坡在文中明确表达了“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的观点,并未论述分封制和郡县制各自的优劣,而是认为郡县制优于分封制,至于三代之时,之所以无法废分封立郡县,则是由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历史局势决定的。
14、
[参考答案]分封并不是圣人本意,而是时势造成的结果。
三代之初,诸侯没有罪过不能削夺封地,形势不足以终止分封,因此才延续分封制度,并非出于本意;而七国中的大国虽然实力足以行天子之事,却并没有选择分封,是因为害怕分封带来的祸患,不想分封。可见分封并不是圣人本意。
秦代初年,权力集中,功臣皆受赏赐,容易控制,因而就没有分封;汉代初年,虽然高帝和张良没有分封六国后人,但形势所迫,必须分封诸侯以赏功。可见分封与否主要是出于形势考虑。
[答案解析]这是一道主观题,是翻译和概括的变形。此题可以分时代对其论据进行翻译和简要提炼。
[参考译文]
秦朝刚刚吞并天下时,丞相王绾等人说:“燕国、齐国、楚国地方较远,不设置王国没有人可以镇守,请(陛下)让各位公子建国。”秦始皇召集臣下讨论这个建议,群臣都认为这是很便利的。廷尉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的子弟和同姓非常多。但后来亲属疏远了,彼此攻击如同仇敌,诸侯交替彼此声讨征伐,天子不能制止。现在四海之内有赖于陛下的圣明威灵得以统一,都设置了郡县,各位公子(秦初并无皇子之称)和功臣用国家赋税重赏他们,大大改变了体制。天下没有不同的想法,是安邦定国的方法,分封诸侯是不便利的。”秦始皇说:“天下都苦于不停的战争,原因就是有诸侯和诸王。有赖于祖宗恩德,天下刚刚平定。再分封诸侯国,这是创造战争,追求国家安宁,岂不是很难!廷尉李斯的建议是对的。”于是始皇帝将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每个郡设置守、尉、监。
苏子说:圣人不能创造时机,也不错失时机。时机不是圣人能够创造的东西,(圣人)只能不错失时机罢了。三代勃兴的时候,诸侯没有罪过不能夺封号削封地,因而君王即便想要罢免诸侯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这就是所说的不能创造时势。周朝衰弱的时候,诸侯互相吞并,齐国、晋国、秦国、楚国都有上千里的国土,它们的势力足以分封诸侯设立屏藩。到了(后来)七国都称王,做天子应该做的事,但最终也没有分封诸侯。天下畏惧诸侯的祸患已经很久了,不只是秦始皇和李斯知道这一情况。
秦始皇兼并天下之后,划分郡县,设置郡守郡宰,按事理一定应当是这样的,就如同冬天穿皮衣,夏天穿葛衣,是符合时势的,不是人的个人智慧和见解。这就是所说的不错失时势,但学者和士大夫都认为这是错的。汉高帝想要分封六国后人,张良认为不可以,李斯的论述与张良没有什么不同。汉高帝听了张良的话,知道不能恢复诸侯是很显然的事。但最后还是给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封王了,这哪里只是高帝做的事,张良也参与了。所以柳宗元说:“封邦建国不是圣人的本意,是时势使然。”
过去议论封邦建国的人非常多,柳宗元的《封建论》出现,其他人的议论就都被废置了。即便是圣人又出现了,也不能改换这一论述。所以我采纳了他的学说并加以增益:所有有血气的人一定会争斗,争斗必然是为了利益,利益没有比封邦建国更大的了。封邦建国,是争斗的开端和祸乱的本原。从有文字记载以来,臣子弑杀他的君主,儿子弑杀他的父亲,父子兄弟互相伤害杀戮,有不是因为承袭封地,争夺爵位的吗?自从夏、商、周三代以来,圣人用礼乐制度教化天下,到了刑罚放置(闲置)都不用的状态,但是终究不能终止篡位弑君的祸患。自汉代以来,君臣父子相互杀戮的那些人,都是诸侯王的子孙,而其余的那些不能世袭官位的卿和大夫,从来都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最近的朝代已经不再有分封诸侯的制度了,所以这种祸事几乎已经绝迹了。有仁人之心的君子,难道忍心再让这种祸事开始吗?因此,我认为李斯、秦始皇的见解,和柳宗元的言论,应该成为万世万代的法则。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
A选项中,通过文字“际晓”可以看出是“旭日东升”,通过“众鸡鸣”可以看出众鸡鸣唱,通过“晴江一女浣”一句可以看出是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选项中,通过“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两句中,乡民在舟中行商,桥很高,所以人在桥上行走,像在树颠上一样。
C选项中,“登高万井出”里的“井”字,考查古今异义,井在古汉语中指的是市井,村落,指山城住户,并非选项中的万亩良田。万井:千家万户。诗人登高远眺,看见的应该是千家万户的场景,而不是万亩良田,井然有序。而且巴峡地形以丘陵、山地居多,很难有万亩良田出现。
D选项中,结合诗句“馀春”看出来季节是在“暮春”,通过“忆帝京”、“稍解别离情”可以得出诗人借山水之趣来宽解离愁别绪。
16、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古典诗歌作者情感的体察和表达技巧赏析。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两句,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莺声渲染凄凉氛围,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情。B选项中,通过“雁声急”和“客程遥”可以看出,诗句通过雁声的凄惨、归家路途遥远来渲染作者离家在外的思乡之情。
17、
[参考答案]
《水经注》中,通过 “猿鸣”的意象,表现了秋天三峡寒冷和凄凉,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凄凉悲寂。《秋兴八首》中,通过“玉露”“枫树林”等意象,写作者秋天看的三峡的情景,描绘了一幅秋日凄凉三峡图,借景抒情,表现作者内心的凄凉孤独和思乡之情。《水经注》和《秋兴八首》多采用秋天的凄凉意象,表现作者内心的凄凉悲伤。
《晓行巴峡》中,通过“晴江”、“鸡鸣”、“山桥”、“万井”等暮春时节较为清丽的意象,描写了巴峡周围清秀的景色和当地风土人情,描绘了一幅美丽、宁静的生活画面,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闲适,和淡淡的思乡之情。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古典诗歌作者情感的体察和意境的赏析。
通过课文中提到的“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和课文“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和“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中可以分析出《水经注》和《秋兴八首》侧重于秋天的凄凉意象,情感更加悲伤;而王维诗中则更加侧重暮春时节的清丽意象,表现作者的闲适和思乡之情。
18、
[参考答案]
①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②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③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学生可以结合背诵篇目进行作答。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19、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解释,包括本义和语境义。
A项的“恬然”是指玛丽亚·索的生活状态,联系前文“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所以“自然放松、沉静从容”的解释是符合文意的。
B项的“袒露”本义为“裸露在外,无遮盖”。原文用来形容河流在草原上默默流淌,而河流也本就是裸露在外无遮盖;同时“民族”所拥有的“直率”品格也正是河流所具备的。所以“毫不遮掩、毫无保留地展现”的解释是符合文意的。
C项的“盘算”本义为“心里算计或筹划”,“精打细算”则更强调“仔细地计算”,后者比前者更精细。原文“盘算”是指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装扮屋子,筹谋着未来的生活,而并没有强调有太过精细地计算。题目中解释为“精打细算”,与“盘算”在词义侧重点和感情色彩上有出入。
D项的“曼妙”本就用于形容舞姿的优美,所以“舞姿轻盈而美丽”的解释是符合文意的。
20、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意理解。
A项的内容主要出现在第3段——“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所以A项是正确的。
B项的内容主要出现在第4段——“皱巴巴的手……母亲气息……母性的慈祥”,所以“生动地表现了她历经的沧桑与母性的慈祥”这些说法是正确的。
C项的内容主要出现在第6段,排比与拟人的修辞很容易判断出来。
D项的内容主要出现在第10段——“裙子却是城里流行的花色”,“城里流行的裙子”与原文中“城里流行的花色”有出入,表达不准确。
21、
[参考答案]特点:①根河在春天迸发巨大生命力,打破坚冰,泛起春潮,十分欢快;②源自大兴安岭的根河,河水纯真清洌,清澈透明;③根河在春天流淌,犹如母亲的乳汁一般,养育了两岸的万千生物。
象征意义:根河是鄂温克族人的母亲河,清澈的河水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一般,养育沿河两岸的所有生物,其欢快、清澈的特征,也象征着鄂温克人淳朴和顽强的民族性格。
[答案解析]第一问“特点”属于概括题,限定范围为第二段,筛选有关根河的描述即可。第二段总共四句,分别描写春天根河破冰的生命力;根河河水的清澈本色;根河的原本及其含义;根河像母亲河一样养育两岸生物。
第二问考查象征。其实北京高考考纲并没有将象征手法列入考查范围,但是在此题中并不算难,因为第一段已经将根河比喻为母亲河,而河流的特点会直接影响民族性格。所以围绕这些点答题即可。
22、
[参考答案]
①“这河的深奥”指的是根河丰厚的自然环境及鄂温克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其蕴含的鄂温克人的生活方式、对自然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对现代文明的态度。
②“抵达不了”的原因是因为作者只是一个游客,匆匆来去,只是在根河稍作逗留,无法深入了解。相比于一辈子生活在这里的玛丽亚·索,或者是从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乌热尔图,作者很难“抵达”根河丰厚的过去,无法全面把握和深入感受其历史文化内涵。
③寄托的情感是作者对于根河的热爱,对于根河所代表的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的赞颂和眷恋,对根河以及鄂温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希冀,以及对自己无法深入理解这种文化的遗憾。
[答案解析]这是一篇文化散文,作者来根河游览,同时深深赞叹这里的历史文化内涵,热爱这片土地,歌颂这片土地上值得叙说的人和事,遗憾自己作为外人无法深入体会这里的一切。同时与一般只“向后看”的文化散文不同——此文在回忆根河的历史之余,同时还展望了未来。
23、
[参考答案]
①玛丽亚·索的“根河之恋”是她的驯鹿,是对传统的坚守。
②乌热尔图的“根河之恋”是他对草原、河流、民族的爱,是对养育之恩的眷念与报答,是从传统走出来又复归传统的文化寻根之心。
③走出山林的人们的“根河之恋”是对根河自然环境的尊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在根河这个新家园展开的新生活、新气象,是对过去的告别,以及对未来的拥抱。
④作者这样构思,通过讲述根河的鄂温克人老中青三代的种种故事和传奇,给读者描绘了根河这片土地的过去和未来,以及对待传统和现代的三种不同选择,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缩影。也体现了作者对“根河文化”的热爱,对鄂温克人的敬佩和赞美,同时也有对这片土地历史的追思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答案解析]三种人的“根河之恋”就是他们与这片土地的羁绊,是他们在这片土地的上最热爱的东西,在文中都能找到具体内容。匠心方面,文章叙写的“玛丽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实际上代表了这片土地三代人不同选择的故事,这一点其实内洽于文章的思路——试图描绘一个民族全部历史的微型画卷,进而展望未来。这也是这篇文章独具匠心之处。
24、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A选项中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并不是由“大观园”造成的,而是由封建大家庭——贾府造成的,“大观园”是贾宝玉的精神乐土。B、C、D三项都符合文意。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
[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微写作部分全面从名著阅读切入进行考查,《考试说明》中规定阅读的6本书目在微写作部分均有涉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与名著阅读的考点结合,今年的微写作在文体要求上显得比较模糊。学生更应该有意识地明确每个题目的写作任务:“简述情节并简要评论”的介绍性文段应当以清晰明确为佳;“以花喻人并陈述理由”的议论性文段应当以分析说理为主;“描述雕像及其意图”的则不过是一个略作变化的描写抒情性文段,应当优美动人。
①首先明确《平凡的世界》中哪个例子是“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是回到煤矿的少平?嫁给李向前的田润叶?还是双水村正逐步发展?围绕《平凡的世界》中的某一例子根据原著叙述情节,注意切不可过于冗长。在此基础上,要想得到高分,描述要明确具体、条理清晰,避免泛泛而谈。
②首先应有一明确的中心观点,即“用哪种花来比喻哪个人”。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观点可主要依据《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部分,将四个人物与在宴会上抽到的签上面的花作为对应:林黛玉——芙蓉,薛宝钗——牡丹,史湘云——海棠,香菱——并蒂花,但在原著中若能找到其他依据可比喻某一人物的特质也可,如:用菊花比喻林黛玉,因第三十八回林黛玉写了《咏菊》《问菊》《菊梦》等诗,且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与林黛玉清高孤僻的性格关联很强。之后围绕中心观点展开论证,需要注意整体的条理性和层次性以及论述的理据性和说服力。
③首先明确写作对象及目的:在所给的人物翠翠、江姐、人力车夫、桑提亚哥中选择一个作为写作对象,以设计对象在特定情境下的雕像为目的,描写其体态、体貌、神情特征。其次明确自己的情感,并围绕情感核心在创设的情境下来描写雕像,注意要有一定的细节描写。在具体的表述中,还应注意选词造句的形象、贴切。
26、
[答案解析]
家国情怀 时代担当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 刘强
2017年北京卷,在形式要求上延续了二题选一、文体特征鲜明的传统,在内容导向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责任担当意识。无论是议论文“说纽带”,还是记叙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当属题目的选材。正值高考恢复40周年,高考选拔什么人才,为国家贡献怎样的接班人,这两道作文题给出了鲜明的答案。
“说纽带”一题,表面看只是对词语的解说;早在2005年,北京卷就出过“说‘安’”的题目。但它毕竟与以往大不相同,原因在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从题干材料看,“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一带一路”这个重要的国家战略;“文化的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文化课题;“历史的传承”需要纽带,叫人联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社会的安宁”需要纽带,叫人联想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完善;“校园的和谐”需要纽带,又令人想起校园霸凌、校园风气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纽带”的多义性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但前提是学生的视野和情怀要跟得上这份选择。要谈出时代感,就不能只呆在教室里死读书,更要关注时代,关注国家,拥有广阔的视野。作为议论文,要展现逻辑性和思想性,又不能局限于搜集信息、了解现状,更要探求原因与价值,阐释利弊和方略,拥有当前时代和当下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担当。
“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题,可谓是“中国梦”的具象化。设想国家在32年后的样貌,本质上是将学生放在“蓝图设计师”的位置,因此有没有自觉的担当精神,有没有厚重的家国情怀,从基础上影响着整篇文章的质量。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32年后50岁,恰好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这篇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他们的警醒,提醒他们每张照片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此外,作为记叙文的专用题目,它的题干保持了一贯的指导性,“有叙述,有描写”,提示表达方式上要综合使用;“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提示切入的角度可以大到国家、社会的整体面貌,也可以小到一顿饭、一辆车、一个人。这也提醒未来的考生,首先要走出教室,开放视野,关注时代与国家,拥有自觉担当的意识;其次,既要留意大的形势、动向,又要关注身边的小事,让对国家、自我的期许与责任具化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鏇村楂樿€冧俊鎭紝璇锋壂鎻忓乏鏂逛簩缁寸爜鍏虫敞娴欐睙楂樿€冨揩璁井淇″叕浼楀彿锛堝井淇″彿:zjgkkx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