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2014年高考取消“奥赛”加分 英语考试暂无调整

2013-10-22 来源:高考网

  连日来,全国多省市传出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其中英语科目考试的变化最引人关注。陕西的高考政策会不会变化?昨日记者从考试管理部门了解到,除了按原定计划调整加分照顾政策,其他方面不会有大的变化。

  本月中旬以来,北京、上海、山东、江苏等省市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其中,山东明年高考外语听力暂不纳入统考,北京拟从2016年起中高考增加语文分值、减少英语分值,而江苏高考取消英语科目,上海高考英语题型重大调整则被证明为不实消息。据了解,我省高考的英语、数学两个科目为自主命题,英语听力考试自2012年起已经取消,目前尚无恢复的计划。

  明年我省高考最大的政策变化是取消五类考生加分照顾政策,调整为“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这五类考生包括: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以上称号者,以及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我省中考政策明年也没有明显调整。英语科目满分仍为120分(其中听力25分),时间为120分钟。

  2016年北京高考:英语100分语文180分

  中高考降低英语比重 提高语文分值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21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重点高中名额向一般中学倾斜等成为方案的亮点。

  中考:

  语文由120分增至150分

  英语由120分减至100分

  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说,北京市调整中考学科设置、分值比重、命题内容,突出考查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2016年起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

  数学卷总分不变。 2016年起英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其中听力50分。

  物理卷总分不变。2016年起化学卷总分值由80分减至60分。

  据介绍,北京将通过增加优质高中数量、按办学条件标准上限适当扩大班额、班数,增加优质高中供给,满足更多学生进入优质高中的需求。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内实施优质资源集中的高中校按公平、公开原则保证一定比例直接在一般初中校招生,让一般初中校的学生有机会、有通道进入优质高中。2014年分配的优质高中校招生指标为30%,2015年为40%,2016年为50%。

  此外,将逐年减少特长生入学比例,改变单纯为进入优质学校而培养“特长”的现象。2016年高中招收特长生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5%。

  高考:

  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

  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

  2016年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其要点是调整考试内容、试卷结构、考试科目的分值。文史类、理工类总分仍为750分,其中,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数学仍为150分,2016年起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由300分增至320分。

  向“硬骨头”落刀能激起多大冲击波

  “减少英语考试分值,提高听力比重”“优质高中三到五成的招生计划投放给一般初中”“控制特长生招生比例”……北京市21日公布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引起普遍关注。

  英语“减分”、生源均衡“加分”

  中高考改革“动刀”

  针对高考,一是从2016年开始,高考英语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二是在北京市规划的生态涵养区及城市发展新区增设本科一批专项招生计划。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革适当减少了英语考试分值,提高了听力分值。试题也将侧重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侧重,突出基础能力,淡化选拔功能,回归英语主要作为交流工具的功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认为,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自主提出要不要考英语。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才是真正的教育良性发展局面。

  同时,针对中考方案明确:让优质高中逐步拿出30%~50%的招生计划投放给一般初中,让一般初中孩子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加大,期望缓解择校,促进生源均衡;控制“特长生”招生比例,要求不超过每所学校招生计划的5%。

  有关专家表示,北京此次改革划出“硬杠杠”,给一般初中匀出优质资源,有利于促进生源均衡,但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还要等到初高中不再有“优质”和“一般”之分的那天。

  直面小升初“硬骨头”

  基教改革酝酿“大手术”

  事实上,北京市教育的“老大难”问题是小升初。北京小升初取消考试以来,因为入学规则乱、执行难等问题,催生了一系列畸形现象:庞大的中小学培训市场;小升初“家长综合征”;“坑班”“点招”敛财骗局等等。

  “新政原则上将秉承教育部‘就近入学、免试入学’的思路,但会根据北京市具体情况做些调整。”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比如,要实现“就近入学”,北京市面临难题。一、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拆迁、新建区很多。居民户口所在地、居住地、工作地可能在三个地方,该就哪个“近”?二、如果完全按照“电脑派位”,无异于“抓阄、撞大运”,忽略学生学习成绩、老师教学水平等,最终会导致教育资源“低位均衡”。

  记者获悉,北京市很有可能以学籍、户籍、家长工作单位等作为条件,尽最大可能实现“就近”。此外,坚决禁止初中校举办招生考试,加强学籍管理,取消“占坑班”,逐步取消“特长生”“共建生”等也将成为配合措施。  利益调整阻力大

  百姓满意是目标

  改革效果有待检验。改革力度大,操作层面会不会出现问题?比如,高考一批招生名额向郊区倾斜会不会导致新的“郊区择校”?取消特长生会不会影响素质教育?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改革将是一个系列政策配套实施的过程。“郊区择校”的问题,能够通过严格学籍管理来控制。

  此外,有关部门表示,北京市将利用“减负”之后小学生下午3:30放学到家长5:30下班之间的两个小时,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免费对孩子进行德育、体育、美育兴趣培养。既为家长减轻经济、时间负担,也真正强化孩子的素质教育。

  政策出台前,相关部门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不同利益群体面对改革的不同声音。”这位负责人说,“但我们要谋求广大老百姓的支持。把优质资源的蛋糕做大,同时要把蛋糕分得公平,让大家都有得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辉认为,北京此次中高考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但改革效果还有待检验。熊丙奇认为,应该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逐步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