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需考虑的四个“非分数”因素

2011-05-16 来源:上海高考网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每年都会成为高三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填报志愿时哪些因素需要考虑?如何填报把握更大一些?无论考前、考中还是考后填报,也无论录取时按“志愿+分数”还是按“分数+志愿”投挡,相同高考分数的考生,只因填报了不同的志愿,其录取结果可能会产生天壤之别,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总会出现“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场面。

  很多考生和家长以“分数”估算志愿填报命中率并判定录取结果是否“划算”,这种惯性思维其实是一种浅表做法。高考志愿其实是考生对人生尤其是未来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规划,忽视了这一点,就忽视了对考生未来长远发展的考虑。换句话说,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除了要考虑“分数”因素,还要考虑“非分数”因素。

  因素一:考生现状和潜质

  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成绩和潜质不同的学生应考虑的内容也要有所不同。

  成绩优秀的高分考生一般长于逻辑思维,安于案前久坐或在实验室中寻求乐趣,那么最好填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可以偏于基础,毕业后再确定发展方向。说通俗一点就是这些考生可以通过4年本科学习,毕业后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做出新的发展选择。

  成绩较优秀高考分数也相对较高的学生(重点本科分数范围内中间段的大部分考生)填报志愿时要学校与专业并重,比较理想的是选择专门类院校的主体专业。学校与专业不能兼顾时,如果以选择学校为主,专业要尽量靠近学校的主体专业;如果以选择专业为主,就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整体情况,专业最好是自己很感兴趣的专业。对这部分学生群体中的大部分人而言,从进入专业学习开始,大体上就决定了今后的工作领域,但学校的教育质量及各种未来可用资源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学校与专业的选择上要全面权衡。

  成绩在一般本科范围内的大部分考生要优先考虑专业,其次考虑学校。这是因为一般本科院校中,除少数专门类型院校及原来隶属国家部委的学校外,其他大部分学校整体水平接近。另外,这部分学生学业成绩虽在同一水平上,但努力程度并不同,学习潜力也不同,其优势、潜质即使个人和家长也未必认识到了,这种差异对大学的专业学习往往影响较大。因此,选择适合于自己潜质的专业,会给个人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这部分考生毕业后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量最大的在一线从事常规性技术、技术管理及业务工作的主要来源。因此,这部分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比学校的选择更重要。

  准备接受高职教育的考生应主要以专业作为填报志愿的出发点。考生要从选择职业角度出发选择专业。在选择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有的专业虽然很热,但就业面却较窄,只有一、二个行业需要,而有的专业广泛分布于多个行业,就业面较宽;二是从本人的兴趣及潜能出发选择专业也是一种考虑,对于一线的技能性岗位,如果考生始终抱有足够兴趣,工作能力、习惯适于岗位需要,不仅可以更好地胜任工作,而且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准备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要对前途有足够信心。比如金融、交通、物流、物业、IT、商业、电讯等行业今后必将有快速发展并会有质的进步。这些行业的技能与管理岗位正呈融合趋势,传统意义上的蓝领白领已无明显区分。未来几年,行业将需要大量具备一定职业技能、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

  因素二:考生正确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性格及行为特点。性格决定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意义。俗话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生对自己有客观清醒的认识是填报高考志愿的首要因素。认识自我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对选择学校及专业非常重要。填报高考志愿时从分析自己的性格及行为特点出发,判定自己可能的职业方向,作为选择学校及专业的参考。

  以高分考生为例:有人长于逻辑思维,从问题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开始分析,逐步找到问题的关键;有人则直接对问题的关键做出判断,再去分析各种条件和可能。有这两种思维习惯的学生,同时看重的同一所学校或专业,其培养目标和方向可能只适合其中一人。学习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是选择学术研究方向、实际应用方向、还是技能方向。举个例子:面对一件没见过的电器,有人习惯先看说明书,有人先开机碰到问题再找说明书,而有人开机后碰到问题再打电话问别人,这反映了一个学习习惯问题,不同的人遇到同一问题探究的层面不同,因此影响着在未来工作中的定位。

  有标新立异想法的学生,可能具备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组织能力强善于与人沟通的学生,其实对专业不必过分看重,学校的整体氛围可能更具决定意义。没有坚持长期学习思想准备的学生,即使考试成绩较高,医生、IT研发工程师等职业也未必适合于你。惯于听命于人、案前久坐的学生,最典型的专业选择可能是会计、审计类。乐于助人,不自觉地总是对旁人循循善诱的性格,适合做一名教师或社会工作者。模仿能力强的学生学习一门应用语言应当不费力。不同的职业,对就业者的性格行为特点实际上是有潜在要求的,选择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更要注意这点。

  判定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填报高考志愿时,无论成绩多高,都要事先设定一个自己可接受的最低的学校或专业作为心理底线。按照现在的录取投档办法,假如某批次有三个志愿,最理想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填报估计只有六成把握,那就要做好心理准备,第二或第三志愿学校只有选报生源不足的学校才有录取把握。这样一旦第一志愿落选,被下边的学校录取就不至于有很大的心理落差。如果不能接受这种落差,那就索性选一所有八成把握的学校作一志愿。与学生心理承受力有关的另一问题是就业去向。不同专业在不同体制、机制工作单位中的分布有很大差异,而在不同体制、机制下工作的人们心理压力也是有差异的。这也是填报志愿时的考虑因素之一。

  对自己性格行为特点的分析最好还是与家长、老师交流一下,可以参考测试结果,但结论还是要建立在对自己的理性分析基础上。

  因素三:高校学科和专业

  一般说来,同样的应用方向类专业,在专门院校要比非专门院校应用特点突出。比如读经济类专业,最好到经济类专门院校,并选择地处全国或地区经济中心城市高校。读职业技术类专业,最好到经济发达或第三产业发达的地区,并考虑毕业后就业地区对职技类专业的需求情况。读理论性强的专业,最好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读应用性强的专业,要注意不同学校相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可以是理论型的,可以是应用方向的,也可以完全是技能类的。培养方式不同,也会带来差异。这也是考生填报志愿时要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