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能力与兴趣因素均需考虑
高考后,除了放松就是坐等分数揭晓吗?错!在公布分数线之前,考生要做的“功课”还真不少!
高考志愿指导专家、西安市远东一中副校长刘鹏指出,每年有95%以上的学生盲目地选报专业,对专业并不了解,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也没底。
关于考后减压放松,西安大唐补习学校心理督导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重佐表示,可以考虑像温泉、健身、郊游等舒缓的休闲方式。
填报志愿不妨试试“能力+喜好”模式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呢?李重佐表示,以往,很多人会说遵从个人兴趣爱好来选报专业。但实际上,有些人虽然在某一方面有兴趣但未必干得好,也就是说,能力与喜好之间不一定存在必然联系,他建议以“能力+喜好”模式来选报专业。
“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你的能力不一定匹配你的爱好;你的能力不一定能支撑你实现理想,因为,人的能力存在天赋因素,而喜好、理想是你后天习得的目标。你所制定的目标需要你拥有足够的相关能力去实现,你所具备的天赋能力与你的目标之间的匹配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目标实现的难易度。因此对于考生来说,首先弄清楚你在哪些方面有天赋,再去对照理想或目标,客观评估你对人生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难易度”,李重佐说道。
“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心理测试:霍兰德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也叫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国外在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必测的一个心理测试,能够科学测评一个人的能力倾向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网上可找到免费测试版本)。通过测评你的能力倾向,再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很快就能确定选报的专业方向。”李重佐进一步分析说,“选用‘能力+喜好’模式报志愿,大体上考生会遇到三种情况:一种是完全匹配型,即能力倾向与兴趣爱好高度统一。如果是这种类型,那么在选择高校时可以毫无顾虑;第二种是部分匹配型,也就是个人能力倾向与兴趣爱好之间的统一度不高,那么对之前选择的专业需要认真考虑下。再一种就是低匹配型,是指能力倾向与兴趣爱好之间存在较大分歧。如果你是这一类型,就要慎重考虑志愿!你是否考虑先解决未来的就业生存问题,建议当物质基础达到‘无后顾之忧’时再去追求梦想。”李重佐表示在这段时间内,考生根据估分搜集目标院校及专业。
对照一下看你的兴趣属于哪种类型
李重佐指出,“能力+喜好”模式偏重于现实主义,而传统的志愿填报思路偏向于理想主义。
西安理工大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刘泽双教授认为,霍兰德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系统比较权威,通常有以下几个测试结果:
1.你在某一兴趣组的分数可能比其他兴趣高得多。如果是这样,这也许意味着你对于那一项兴趣对应的工作非常有兴趣。
2.如果你在许多兴趣组上得高分就意味着你喜欢许多种工作和活动。这种结果意味着你可能是个精力充沛的人,对于许多事情都感兴趣;便有可能存在着兴趣过于分散的趋势,这给职业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如果你没有哪一项的分数特别高,这说明你的兴趣比较淡漠,你应该在得分较高的兴趣组中做进一步的探究,以发展某一兴趣,家长不要过分强求。4.更多的人会有2-3种分数都较高的兴趣,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许多种职业同时具有几种类型的特点,你可以寻找同时具有几类特点的工作。
常犯错误把生活兴趣和学科兴趣混为一谈
“没出分之前要赶快做功课——了解自己、了解专业和学校”,刘鹏说,每年填报志愿的时候,家长、考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把生活兴趣和学科兴趣混为一谈,往往是喜欢玩啥就报啥,他举例说,有女生平时喜欢养宠物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填了兽医之类的专业,殊不知,兽医与从事宠物工作相去甚远。
“有个女孩,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学金融,女孩说想学计算机专业,经过职业能力倾向测评,再结合面测,结论是她既不适合读金融,也不适合读计算机,因为女孩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数学学得好,且有绘画功底,综合考量,建筑学专业比较适合她。事实证明,女孩进入大学确实学得不错”,刘鹏说,建议有条件的考生可以做个职业能力倾向测试,“比如你是研究型、技术型,还是社会型,或经营型,这样就能对你的专业方向有大致的研判”。“还有的学生是哪一科学得好就报哪个专业,而不考虑将来的就业问题,比如有的学生生物学得好,就报了与生物工程相关的专业,但现状是本科生物专业就业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