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行业难吸引年轻人才 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紧缺

2017-11-07

  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进入养老群体,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需求催生养老服务行业“井喷式”发展。

  日前,在天津职业大学举行的养老护理专业“双选会”上,毕业生被企业一抢而空。有养老机构的负责人找到学校说,“你们毕业多少人,我全都要了!”学校只能回答,“不行,其他养老院也需要人。”

  可即使招到了人,许多养老院又不得不面临年轻护理人员离职率高的困境,当天举行的“天津市养老产业高峰论坛上”,一些用人单位直言,“有的年轻人来到这里,要从头开始教,可他学会本事很快就走了。”

  高流失率造成了用人的高成本,给养老院带来了很大压力,也造成养老行业年轻护理人才奇缺的难题。

  “两高三低”现象,让年轻人来了又走

  “我们建成了全国面积最大的养老中心,引进了先进的运营模式,可老人住进来了,谁来为他们提供服务?”天津津旅泊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席军,以其公司名下的康宁津园为例指出,人才奇缺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

  这家养老中心已开业两年,目前有700户老人入住,至今年年底预计还将入住二三百户老人,“事实上,我们是人为在放慢入住的速度,因为人才供需严重失衡”。

  这样的困境出现在几乎所有的养老机构中。在天津,已有7所学校开设了老年服务类专业,已培养出毕业生的只有天津职业大学一家。每年毕业的学生,全被各大养老机构一抢而空。

  然而,好不容易招到了人,没干几天就走了大半。有用人单位说:“几年前我招了8个毕业生,3年后还剩两个。”

  正是看中了养老行业的巨大前景,天津市红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将从前的护士专业转为“康复指导”专业。该校副校长庄建军谈到,学校和养老院曾经有过很好的合作,“企业定向资助、学校定向培养、学生定向就业,毕业后承诺在企业服务几年,能减免学费”。

  当时学校选择了两批约20多个学生,大多是天津市和甘肃省的贫困生,“签协议之前,我们把养老工作的特点、性质和面临的困难都给学生讲了,但后来就业时,多数学生不愿意去”。

  究其原因,多家养老机构负责人均坦言,养老服务人员群体一直以来存在的“两高三低”现象,即人员流动率高、劳动强度高;工资收入低、社会地位低、服务水平低。

  庄建军反思,这个职业确实存在社会认知度不高、薪酬偏低、缺乏上升通道等问题,“但课程安排与实际存在一定的脱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他认为,校企对接不够紧密,学生一直在学校,不熟悉真实工作环境,对养老行业也缺乏真实的感受。也正是这些原因,使得这个被视为“朝阳”的行业,留不住人。

  把学生当员工,不再是廉价劳动力

  “激发企业的主动性是关键。”天津职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建石提出用“现代学徒制”解决养老人才供需问题。他告诉用人单位,这不同于传统的“三年学习、一年实习”的校企合作,而是请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培养自己的“准员工”,“企业和学校育人一体化,人才与产业发展紧密捆绑,双赢互惠。”这一想法立即获得了在场企业的一致认可。

  这几天,天津职业大学大二男生孙海奇又多了一个身份,成了天津北辰爱馨瑞景老年公寓的一名员工。听说天津职业大学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该老年公寓院长周静专程找到丁建石,请求来学校参加“双选会”提前“抢人”。 孙海奇是周静“抢”来的7个员工之一。根据他刚刚学了一年的专业知识水平,周静给他安排了3个不同的部门来学习,“针对他学过的,我们再通过实际操作让他理解。”每月发给他1200元工资。周静要求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必须明确对这位“小员工”的培养目标和效果,并亲自来考核验证,“真的是当自己人来教,希望他能留下”。

  周静清楚,让这些大学生一直在一线只做简单的护理工作“不现实”,“应该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她希望,让孙海奇和几个学生在不同部门了解一线的技术和实际情况,“将来根据个人的发展应该走上管理岗位”。

  一直以来,总有人诟病“学生在企业实习被当成廉价劳动力”。丁建石说,现代学徒制就打破了这种质疑,“学生在养老院,主要还是一种教育行为,而不是简单的工作行为,企业更不能把学生当作劳动力使用,都有严密的人才培养方案”。

  此外,师傅在企业上班期间为学生辅导讲课,由学校支付代课费;同时,每个学期学校还邀请企业的师傅来校讲授。

  事实上,试点中的现代学徒制也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突破现有发展中的各种障碍。

  丁建石迫切希望企业也来参与课程开发,进而共同制定行业标准。“比如,师傅的标准是什么?都需要逐步建立起来。”

  周静也注意到,学校毕业的学生,可能掌握一定的养老护理技能,“但我们现在对养老护理员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她举例说,对老人活动的组织能力、老人的心理抚慰等能力,学校的课程里几乎没有涉猎,“而这些是眼下非常庞大的需求”。

  丁建石希望,国家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养老专业的吸引力,“想方设法吸引学生,让他们来得了,留得住,干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