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年被亮红牌最多专业:法学生物工程居首
在去年破了700万大关后,高校毕业生人数在今年一跃达到749万,增长势头不减。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教育部门及各相关研究机构对部分专业亮起“红牌”,频发预警。中国青年报记者结合多方数据,对在求职中竞争力有限的专业进行了归类与分析。
“红牌”专业有哪些
2014年10月,教育部通过其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公布了2012年和2013年低就业率本科专业的“黑名单”,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动画、表演等榜上有名。该名单还根据地域性差异,细致罗列了分省就业市场情况,综合上榜数频率最高的专业与全国榜单重合度较高。
自2010年始,致力于大学生就业数据挖掘的麦可思研究院根据前3年综合考量的数据,每年发布一个本科和高职的代表性专业预警榜。该榜单中“红牌”专业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属于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仅次于红牌,“绿牌”则与红牌相反,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在过去6年的预警榜上,法学和生物工程年年都属于“红牌”专业,动画、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及体育教育次之,上榜5次;英语专业4次上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美术学3次上榜。值得注意的是,在15个历年上榜的“红牌”专业中,5个是理科相关专业,4个与艺术相关。
2011年的预警榜与前一年相比,“红牌”专业从类目到排序均一模一样;2015年的榜单则较上一年度的榜单变动最大,生物技术、动画两个专业退出“红牌”序列,应用物理学、应用心理学及音乐表演首度上榜。
山东大学[微博]2013级英语专业的卢馨迪同学捕捉到了这些改变。让她感到开心的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在2014年的榜单中“由红转黄”。“刚入学的时候知道自己学的是‘红牌’专业,特别后悔,简直想退学重考了。”卢馨迪说,作为外语类保送生,她不能转入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习,看到英语专业从2014年开始成了“黄牌”专业,就业前景相对有所改善,她才稍微放下心。
中国青年报记者分析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发现,“绿牌”专业每年均有较大变化,但基本均为工科专业,而“红牌”专业较为“稳定”,变化不大。
麦可思研究院的专家马妍这样解释榜单变化的原因:一方面与社会经济的总体情况是相关的,其次是国家政策对于产业、行业的影响,还有就是该专业总体的开设数量,是否出现某专业开设过于密集的情况,以及其他一些影响因素。她同时说,三类专业没有具体的边界,但是有些“红牌”专业表现出“持续性”。
冷门专业难找对口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微博]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微博]解释道:“不好就业的专业分两类,一类是毕业生数量严重过剩,大规模扩招、扩建导致其成为‘红牌’专业;第二类要看其学科的属性,比如哲学、历史学,这些专业本身比较小众。”
在中国青年报记者进行的走访中也发现,多数受访者认为“就业难”的专业是哲学专业。然而记者发现,哲学专业并不在“红牌”专业榜上,仅在教育部统计的浙江省就业率较低专业中出现过一次。
据麦可思研究院公关经理周悦介绍:“冷门专业多指毕业生规模非常小、涉及的院校数量也非常少的专业,这类专业我们通常不会纳入三类专业计算。但公众也应予以关注。”
湖北某以理工科见长的院校2012级哲学专业的李梦琪,对未来的发展一直很迷茫,她实在想不出什么就业方向是和她的专业对口的。大连工业大学2009级数字媒体专业的谭雪同学也说:“我的同学中没有一个找到对口工作的,干什么的都有,卖家具、进银行、做淘宝、卖衣服,反正目前没有成功进入设计行业的。”
智联招聘《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从已签约的学生处调研得出,近四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并不对口。相比之下,工学专业、医学及管理学,因其知识实用性较高及行业排他性较强,就业对口率均在60%以上。
以被称为“万金油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在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发布的数据中,该专业在“2014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中排名第8,就业和专业相关率仅为45%。爱拼网《各专业就业前景报告》显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很广”,“教育/培训/科研”、“金融/投资”、“房地产/建筑”、“影视/传媒/出版”均在列,具体职位包括销售代表、销售行政专员/助理、客户服务专员/助理等。
大学设非优势专业现象常见
华南理工大学[微博]2012级新闻学专业学生孟凡,最近正在北京的一家公司实习。她说:“我的学校在广州虽然还可以,牌子蛮亮,但是在外地面试,人家基本不知道华工还有新闻专业。”今年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微博]南广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俞莎同学发现,相较于同专业、就读于以文学类专业闻名的高校的学生,俞莎“专业课纵深不够是最大劣势”。
曾在北京工业大学[微博]读翻译系的郭雨萌,在以理工专业为优势专业的大学读哲学系的李梦琪,他们读的都是学校的非重点专业。
以传媒方向为例,中国青年报记者用“传媒、新闻、广告及传播”为关键词,对北京市66所本科高校(包括7所民办学校)是否设有相关学院及专业的情况进行了统计。
在66所院校中,近60%开设了传媒相关的专业。7所综合类、两所体育类、1所军事类及1所民族类均设立了该专业,在语言类、财经类、师范类和理工类院校中,半数及以上的院校设立了该专业,只有3所医科学校并未开设传媒相关专业。
进一步观察专业设置规模,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在上述开设传媒专业的39所高校中,设有传媒相关学院的有26所,仅对应“系”的又分两类,其中5所将该专业置于人文学院等其他学院中,还有3所院校的传媒专业作为系单独存在。另有12所相关专业或学院皆与“艺术”字眼相关。
理工大学设文史院系,语言院校“发展计算机”,此类现象比较常见。北京外国语大学[微博]就业中心一位老师认为,这一现象有一定的合理性,要结合每个学校特点去分析专业的竞争优势。“对于北外来说,在英语这样的基础性品牌专业上,要继续保持和加强培养质量,巩固排头阵营;在法学、计算机等新兴专业上,应结合学校优势,培养‘外语+专业’的高竞争力人才。但语言仍是毕业生的突出竞争优势。”
中国青年报记者统计发现,不少特色院校建系办学的初衷正是依托和发展自身原有的优势。北京外国语大学主打国际新闻与传播,中国农业大学[微博]媒体传播系以农业与乡村传播为特色,北京体育大学建立体育传媒系,立足“大体育、专新闻、泛传播、全媒体”,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互动较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专业性不强是源于专业资源水平不够,“资源很好就没有这种情况了,比如清华[微博]的文科专业,水平并不低,学校性质不起决定作用”。
(文中受访学生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