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专家点评2017秋考语文试卷

2017-06-08

  大气·文气·灵气

  2017年6月7日高考语文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了复旦大学张业松、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黄玉峰、松江教育学院陈赣、华师大一附中管维萍、杨浦高级中学王伟等沪上部分学科专家对语文科目的试卷进行了深度点评。

  座谈会上专家们表示,就整体而言,整卷试题体现对学生素养的关注,注重传统文化积淀,体现指引学生思考生活内涵、发掘生命价值的导向,无论是对学生学习、生活还是老师的教学,都有着积极的引导意义。黄玉峰老师认为试卷体现出“大气、地气、文气、灵气、人气”,激发了学生的“浩然之气”。

  考查核心素养

  陈赣老师看到试卷后的第一印象就是试卷体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首先,作文题体现了命题者对学生发展素养的关注,引导学生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未知时,学会理性思考,点亮生活智慧,形成健全人格。其次,关注学生语言的建构与应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如名言名句不仅考查识记,还考查语言在生活情境中的运用。总体而言,命题坚持立德树人,凸显育人导向。

  管维萍老师认为,此次作文既可以写生活的必然与偶然,可以写对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视角所形成的不同生活轨迹的思考,也可以写未来生活中的自己。题目既引领学生观察生活,也可让学生将视线投向更广阔的存在,有哲学的意味。作文题很好地检测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体现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要求。

  体现稳中求变

  与会老师对试卷有个共同的印象——理性而又温和。试卷选文文质兼美,结构合理,题量适中,考题精心设计,题干表述语言简洁、指向明确,能力点的层级分布合理,难易度和考点符合考试说明要求,不超纲。同时,相对于去年的秋考,增加了“积累应用”板块,使得原先的机械化记忆变为对积累和应用的双重考查,增加了能力要求,题目也更灵活。作文命题延续了上海历年的风格——大气、注重思辨、贴近生活,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文化底蕴厚的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品质,而其他同学也有话可说。

  关注传统文化

  张业松教授对现代文和文言文的语段选择了唐、宋时期和新时期的诗文感到很高兴,认为很好地体现了文化正典性,并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李白、《旧唐书》、张耒均可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正典,代表了传统文化最具活力、创造力和正大性的部分;而贾平凹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当代文学代表性作家,其作品也很好地体现了当代文化的正典性。后者尤其体现了传统的生长性和进行性,是非常好的向度。

  王伟老师也提到文言文《进学斋记》,中国文人在写作此类亭台楼阁等建筑物记时,往往对建筑物的描写是次要的,而重点在于探讨命名的缘由、建筑物命名的内涵,借此表现自己的人生志趣和理想,体现中国文人独特的审美。而这些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生命影响。

  注重教考一致

  管维萍老师认为,作文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注重理性思辨的方向非常明确,与平时教学的方向一致。王伟老师也提到试卷的阅读部分以语文能力、素养为测量目标,与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能力相一致,与考生的语文素养紧密关联。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而不是单纯地训练答题技巧。比如有题目把帐篷比喻成“小舟”形象生动,之后要求考生对这种喻体的选择加以赏析,这就对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出要求,简单地套题不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