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作文直击:究竟是“郑板桥”还是“金融风暴中的我”?
究竟是“郑板桥”还是“金融风暴中的我”?昨天,网上流传的上海作文题目一度出现两个版本,这引起了不少市民和家长的困惑。这并非教育主管部门的“创新”或“失误”,竟然完全源于网友的“恶搞”,而不少网络媒体竟然将这一自创的“高考作文题”,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纷纷引用转载。
电视新闻也播错了
“今年高考作文题目出得蛮紧扣现实的。”昨天中午时分,正在收看某档电视新闻的市民张先生自言自语地评价道。就在刚
才,电视里插播了最新的高考信息,主持人简短地播报了今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的题目是《金融风暴中的我》。
然而,就在两个小时后,张先生通过网上新闻看到的高考作文题却是“郑板桥相关的材料作文”,与《金融风暴中的我》完全是两码事。经过几番求证,他终于确定,电视新闻这次是“摆了乌龙”。
同样遭遇的远不止张先生一人。记者采访中发现,由于每年的高考作文题历来受到社会关注,因此很多市民昨天纷纷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情况,结果却被这两个不搭界的命题搞“晕”了好一会儿。
多个网站转载假题目
这个像模像样的《金融风暴中的我》究竟来源何处?经过记者调查发现,这出乌龙事件的始作俑者,竟然来自上海某著名论坛。记者搜索后发现,一位网名叫“miki”的网友,在昨天上午10点59分发出了一篇名为《高考作文题出来了:金融风暴中的我》的帖子,引起了众多回帖、跟帖。
紧随其后,某网站播报了《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一览》,其中,上海卷作文题赫然为《金融风暴中的我》。在其后短短1个多小时内,这个自创的“作文题”一度被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等多家网站迅速转载。随后,“正版”的作文题目得到公布,部分此前“摆乌龙”的网站和媒体也已进行了及时更正。
记者看到,这一“山寨作文”事件在网友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不少网友指出,在高考这样一个相对严肃敏感的时期,这种有针对性的“恶搞”并不合适,有可能会影响到考生家长的情绪,使其分心。
同时也有网友认为,部分媒体为“抢新闻”,在未经权威部门核实的情况下,将错误信息作为新闻发布,不仅让这一恶搞行为的传播力度迅速扩大,也严重影响到了媒体所应该具备的严谨态度和公信力。
考试院:报道要负责任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昨天表示,根据规定,昨天下午已把上海已考试结束的高考题目包括作文题目上报给了教育部,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不是命题作文,不存在“金融风暴下的我”这样的作文题,这也说明了网络有害信息的泛滥,建议考生和家长不要随便轻信网上不实言论,相关主流媒体也应该在经过核实后再负责任地转载。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分析认为,上海真假高考题的出现其实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全社会对高考的过度关注。只有对高考的关注热度降低了,高考作文才不会引发如此多人的追捧。
二是媒体应该加强核实这一环节。网络越来越发达是不错,但是相比传统媒体,网络的公信力不足,此次真假作文题事件就是明证。但是对于媒体而言,未经核实就转载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也是以后应该力戒的。
第三方面,信息公开透明是十分必要的,在高考结束后的第一时间,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就应该从权威渠道发布信息,维护家长、考生和社会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