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高考新招考制度有望基本形成
外语科目社会化一年多考
根据教育部规划,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将试行“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据新京报报道,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日前表示,外语考试未来将交由社会机构来承办,但是在过渡阶段肯定还是各级考试中心来承办,学生可以选择多次考试,考试结果是分数呈现,外语的分值以120分为宜。“比如,有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参加了社会化的英语考试,觉得满分120分,我考了115分,我满意了,说高二高三英语课我不听了行不行?完全可以。他可以去操场上跑步,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可以搞一些课题研究,这些恰恰是大学看重的。”王定华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对此政策争议较大之处主要在于是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还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各方观点不一。
建平中学英语教研组长徐子祥表示,高考通过一次考试进行选拔的方式过于简单。为让学生有更多选择机会,教育部出台了这个改革方案,有一定积极的意义。但也有专家担心,虽然,英语考试社会化后,确实可以减轻部分学生学业负担。但英语社会化考试后,可让学生多次考试,会不会又增加学生学业负担?
校外辅导机构英语教师吴争担忧地说,这样的改革可能会催生一些良莠不齐、填鸭式应试补习班,可能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建议,如果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何不高考录取也实行多次录取。他表示,在统一高考成绩公布后,大学可自主提出申请成绩要求,达到申请成绩要求的考生可自主申请若干所高校,大学独立进行录取,每个学生可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样的考试、招生方式,就做到了考试招生相对分离、落实学校的招生自主权,真正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
高考统考将探索不分文理科
教育部还规划,未来在全国统考上要探索“不分文理科”。
市八中学校长卢起升认为,全国统考不分文理科作为将来教育系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十分具有前瞻性。他本人对这一改革表示十分赞同。“如果一名学生高中阶段文理科划分的很清楚,将会使他们将来发展限制。”在他看来,文理分科过早的弊端在于理科生容易缺少人文底蕴,而文科生则不利于其科普常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的培养。短时期看不出问题,但等当他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会遇到瓶颈,表现出缺乏后劲。
在对“不分文理科”叫好的同时,各种担忧也不少。首当其冲的是“不分文理科”后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吗?
大同中学副校长郭金华老师表示,这主要还是看招生方案怎么改革,关键能不能做到招考分离。“如果招考在一起,那么肯定是增加学生负担的。但是,如果招生和考试分离,高考不再是招生的唯一依据,而仅仅是一个参考因素,同时辅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同样作为高校招生的参考依据,那么就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他认为,招考分离后,就变成学生根据自己将来想上怎样的大学的目标,进行的自我选择。比如一个学生他对自己要去的大学有一定的认识,那么他自己愿意增加的就不是负担了,而如果一个学生只要去一般的学校,对负担更是无所谓。“一切都变成了学生自己的选择。”
此外,由于未有详细方案出台,对于“不分文理科”是指高考已考的科目中不再分文科卷、理科卷,还是说文科生要考理科科目,理科生要考文科科目,专家理解也各有不同。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教授认为,“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从这句话看,既然高考已经减少科目了,那么所谓的“不分文理科”,应该是指未来的高考科目中,语文科目、数学科目不再分文理科卷,即要求所有学生做同一张语文和数学试卷。
注册入学盼“宽进严出”
此次教育部高考制度的改革中提到,在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方面,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是重点内容之一,此举为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这将意味着,将来高职院校可能不用参加考试,考生只要到学校注册就能上,而我们目前主要依据学生高考成绩。”沪上某职业院校招生办老师透露,“普通高校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而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招生标准也该有区分。”
有部分老师认为,在没有了计划、分数线的限制后,学校必须靠自己的实力和特色来吸引学生。然而门槛的降低也让部分家长忧虑,“从这样的高职院校出来,文凭还有含金量吗?”另有家长认为,即使实行了注册入学,还要做到“宽进严出”,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并把好就业观,把有技能特长、职业特长的学生输送给社会,职业生涯的通道应当通畅。“现实的就业问题解决好后,我们才更有信心。”一位家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