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上海新高考:怎么教 怎么考 怎么招

2014-09-22 来源: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上海和浙江是全国两个试点省市。作为关注度最高也最复杂的教育改革之一,《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昨日公布。在这一框架下,未来上海教育将有怎样的改变——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考?大学怎么招?本报邀请各方专家一一解读。

  老师怎么教:“走校”与“走班”

  上海方案明确: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中,根据自身兴趣特长选择学习其中3门,并参加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第呈现为A、B、C、D、E五等,并细化为11级;高中学业水平考的的各科目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随教、随考、随清。

  由此,上海教育管理部门和中学校长们面临新题目:“6选3”后,学生选择性增多,对各类科目的教师数量和教学水平都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应对?

  “教师缺口的确存在。”市教委副主任贾炜坦言,随着考试安排和机制建设,这个问题可以在发展中解决,并成为提升整体师资力量的契机。在考试安排上,根据方案,2014年进校的高中生,将在高二时进行地理等级性考试,这一方面保障学生可充分考虑自己的选择,同时也为学校科目完善、教师储备提供了时间。与此同时,主管部门将完善相关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并鼓励区县内共享教师资源,推进老师“走校”。此外,这也在一定意义上鼓励高中做大做强特色学科,形成学科品牌。

  复旦附中原校长谢应平表示,以往有的学生一进高中,往往还不清楚自己擅长什么,就要被迫划入学文或学理的阵营。一些家长也对此颇有怨言:孩子对生物很感兴趣,但学校开不出生命科学课,只能让他在物理和化学中选择,于是只好退而求其次。课程选择性增加后,对高中来说,首要问题是在保持课程“长板”基础上,尽可能补充优秀师资队伍,补上“短板”。另外,由于行政规定,不满20个学生不编班,而同区域内的高中之间就可联手合作,以课程为中心,老师或学生采取流动方式,力争将6门课开足开全。

  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等专家预计,“走班制”将成为未来高中的一种主流教学模式。分为合格考和等级考后,同一科目内学生学习水平和层次不同,在同一个教室上课,显然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今后,同在一个班级的学生,如果考试科目组合选择不同,就要分别去不同的教室上课。有些仅选择合格考的学生,可去教学程度相对容易的班级流动学习; 而选择等级考的学生,可去教学程度相对高深的班级学习。华东师大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侯定凯表示,可以说今后中学中会出现一种“选择文化”,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非课业辅导,甚至专设教师帮助他们选对科目、选对方向,规划适合自己的路,否则学生容易茫然而焦虑。

  学生怎么考:“可比”与“可信”

  “这次改革做了一次‘减法’。”唐盛昌指出,合格考和等级考分开后,学生在学习时间、难度、深度和广度上各不一样。除了进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科目以外,其他学科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最基本的教学要求,考试合格即可,这意味95%以上的学生可以达标。比如物理对不少女生较有难度,未来不打算选择物理学科的学生,在物理方面就可以选择合格考,学习负担会相对减轻。而且,每门课程学完即考,称之为“一门一清”,避免如今通常采用的多轮复习法。

  外语考试方面,一年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这样也可减轻学生集中备考和一次考试所产生的心理焦虑和精神负担。不过,侯定凯认为,外语两考或今后多考,必须确保等值性技术,即各次考试的难易程度一致,各次成绩具有可比性。

  而在未来孩子参与高招选拔的各种因素中,除了国家标准化考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因子日益重要。家长关心,这一评价体系究竟如何确保科学透明、公平公正?

  对此,教委有关负责人解读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整体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和个性特长,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修习课程及其学业成绩、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信息、兴趣爱好与个人专长等。据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方案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征求意见。

  上海交大招办常务副主任郑益慧也坦陈,在以往的自主招生中,如何确保学生提交的初审材料,如学业水平成绩、高中阶段各科目成绩以及其它材料的真实可信,具有较大难度。侯定凯也表示,在国外高校招录中,考生在班级中的名次区间是一个重要对照指标,综评系统应有效展现这类可比数据,体现参考价值。

  “做好这件事,关键是防止作假”,市教委有关负责人直言。据了解,为确保规范有序、真实可信,上海将同步建设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信息化平台,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形成监督机制。同时,要求高校在使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时,将使用办法提前公布,使用情况也公开公示。

  高校怎么招:“区分”与“合并”

  此次方案明确,普通本科院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政、史、地、理、化、生”6门学业考等级性考试科目中,按学科大类或专业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门。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符合报考条件并达到学校投档分数线的学生,高校可分学科大类或专业提出优先录取的条件。

  这将如何改变高校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比如,按照现行高考方式,进入历史专业的学生肯定要考历史,而且大多是文科学生。但在新的方案中,高校若需加强培养考古方向的技术类人才,可以在历史科目基础上,增加对化学或物理等科目的要求,这些无疑扩大了学校在招生中的自主权。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以上“利好”外,挑战更大。过去高校录取学生偏被动,凭借总分对学生进行录取,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将为高校招生提供学生高中3年更为丰富的成长信息。这就要求高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思考清楚到底要招收怎样的学生、培养怎样的学生。

  郑益慧教授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学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对高校“招生培养一体化”会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不过侯定凯也指出,目前学业考中的等级性考试,本质上是非选拔性的,其难度较高考小,区分度不大,比如对于一流高校而言,要在某科目A等级划定的15%考生中再挑出“1%”或“2%”,并非易事。因此,参照其他多重评价标准,让高校自定选项、取舍考生,才能最终实现“招考分离”的自主性。

  而2016年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并按照学生的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本科批次合并,意味着所有本科院校在生源竞争中,将站回同一起跑线。这要求高校更多关注学生成长,提升教学内涵,提高教学水平,才能吸引到优秀学生。上海杉达学院校长李进教授表示,这对在“一本”、“二本”之间可上可下的高校,尤其是一个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