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新政下,高中转型准备好了吗

2016-09-23

  随着新一届高中生走进校园,上海的高中学校已经彻底告别了“3+1”高考模式下的教学时代。实际上从2014年秋季开始,高中学校就已经开始实施新的培养方案了。从媒体上可以看到,去年暑假4万余高一学生走出校园和家庭,涌向各类社会实践基地;今年又看到众多学生投身研究性学习。凡此种种,两年来从部分学生到全体学生,从部分年级到全部年级,高中学校的培养一直处于改革转型之中。

  2017年开始实施的“两依据一参考”考试招生改革虽然是针对高校的招生新政,但其实质意义,是推动高中教育的改革。

  长期单一的评价,异化了基础教育的定位和作用。但高考新政之下,作为教育主体的高中学校,在校园空间和教师投入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是已经顺利完成了培养模式的转型呢,还是以既有的办法“化解”了所有的新要求?

  从近几年的高校招生看,绝大多数高中生都有机会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因此,与其说是高校招考改革,不如说是通过评价指挥棒引领高中教育转型发展。这次改革将使我们的高中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加体现教育的价值、也更接近于现代教育。

  在高考新政主导下,伴之以高中学生的学业评价办法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的实施,高中教育要强化思想、行为、知识等基础培养,要鼓励特长、兴趣、爱好等个性发展,要以过程性的培养和评价替代单一的学业分数的终极性评价。

  从法理上讲,高中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具有极大的办学多样性和发展空间,理应成为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性的教育。

  但是长期单一的评价模式,使得学校的教育活动都必须与高考的评价目标一致,否则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就会受到质疑,因此,高中学校同质化严重。即便有些高中在创新学习、实践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但无论就其数量还是内容而言,终究只是点缀而已。

  久而久之,不仅是高考评价之外的素质教育、学科培养没有了机会,即便高考科目的培养,所有学校的课程类型、教学内容、培养方式也因此而高度一致,从根本上异化了基础教育的定位和作用。

  长期单一的评价还严重固化了学校之间的差异。以升学成绩作为主要评判指标,给予学校不同层级的重点高中或高中示范学校等称号,其主要的政策利益是使这些高中能获得更大范围的招生权利,制度性地建立了从生源入口到出口的体系,确保了学校升学质量的相对位置。

  而这种位置的稳定性也固化了整个教育界和社会对学校办学的认知,分析近20年来的高中教育基本面,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特点。与此相对照的是,每年招生结束,就会有众多学生落入无人待见的普通高中,而学校的分层无情预示着这些15岁左右少年还未开始的人生将黯淡无光,这更是违背基础教育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

  这次自上而下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高中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正本清源、改革创新建立了极好的政策基础和环境。直接作用于高中培养评价的改革方案,以及基于教育综合改革背景的高等教育改革,比如大学的分类管理改革等,为高中教育接轨高等教育、探索多元培养提供了路径。而高中学校对于这次改革的正确认识和机遇把握,将重新确立其自身的地位,同时改变高中教育的现状,其意义不言而喻。

  但是,不知作为教育主体的高中学校是否已顺利转型。

  高中教育的转型,除政策和社会环境支持外,在现有人财物资源投入滞后的情况下,要以制度创新来推动改革。从学生培养的理念、方法到目标重新进行梳理、建立完善的培养制度,以适应现代教育转型发展的要求。

  具体来讲,高中教育的转型发展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特别关注,即培养的基础性、教育的完整性和评价的过程性。

  我们面对的高中学生普遍是15-18岁,正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身体和心理趋向成熟。尽管他们在实际生活和法律意义上还不具有独立的行为能力,但面对同伴和身边的事物,在思想和行为上竭力尝试主导与掌控。同时由于大学升学的标准和要求,他们还承担着强化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的重担,或许还有必要的职业体验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因此,对于这一生长阶段的学生,要满足他们身体、心理生长发育成熟的需求,培养他们独立自主、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要传授他们足够的知识、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高中学校培养的基础性首先应该是实现上述要求的教育,使得学生在一个模拟的微型社会中体验成长。

  高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同学而不是与家人在一起,如果是住宿制学校的话,更是要独立面对校园生活和同学群体,除了班级有班长、课代表等,寝室还有寝室长,个体的生活融入于有组织的集体中。学生可以从满足兴趣爱好和领导能力培养角度出发组织社团,也可以参与学生会等组织,规划和管理学校的公共事务,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学生要学会以组织的方式处理同学间的各种诉求、冲突,体验民主与规则。

  通常高中校园的空间比初中明显扩大、设施也比较齐全,足以满足学生运动发展、兴趣培养和动手能力提高的要求,使得他们不会因学校生活而制约自身的个性爱好与发展;同时高中的学业与初中也有极大的区别,不再是以模仿为主,而是注重知识体系的学术性、完整性和逻辑性,并创设各种环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教育还要安排大量的社会实践与职业体验,使得同学们对未来的社会环境和职业有初步的印象,以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与工作路径。

  高中学校最基础的功能就是要提供学生如上所述的成长平台,这也是判断其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学校的基本要素。

  合适的学校培养方案设计,应该由健康、知识、能力、责任四大板块组成,每一个部分都必须有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而非整齐划一的十门课程,学生的选择和自我完善都体现于此。这些都应是制度化的存在。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完成义务教育但还没有踏入社会,他们未来的发展难以预料,即使大多数学生升入大学,他们也无法很早就确定是选择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抑或职业教育,这也定位了高中教育要培养学生最基础的知识和能力,以满足未来的选择。

  高中教育的完整性就在于要提供足够丰富的课程和教育模式,并且让学生在课程教育的选择过程中学会选择。由此,审视我们现有的课程计划,会发现十多年的基础教育始终以语、数、外、物理、化学、生物等十门课程为主体,拓展课和学科研究类课程占比极少,极大制约了学生对于知识、专业、学科、社会和世界的认识,更是无法反映学校的特色和价值指向。

  合适的学校培养方案设计应该首先满足全面培养的价值导向,比如健康 (身体与心理等)、知识 (知识与技能等)、能力 (实践与创新等)、责任(情感与价值观等),再根据培养领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将课程和实践分年级有机安排,这样才能充分实现高中教育要求、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机融合。

  多年来,许多高中学校开展了综合素质培养的探索,并逐渐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现在需要加以制度化。

  学校可以将培养内容区分为核心的素养培育与拓展的能力训练,其中核心部分以政府规定的课程和内容为主,而拓展部分则以学校自行探索与组织的课程和内容为主,以满足学生个性而全面的发展需求。同时,这种以素养领域分类的培养方案设计,有助于学生建立从整体到分类、再从分类到整体的成长认知,也是学生通过课程知识、认识专业、职业、社会及其文化的循序渐进的认识和体验路径。

  教育的完整性落实到课程计划并实施,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课堂讲授、现场体验、动手实践、主题活动等方式都是课程实施的内容与过程,学生都将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而对学生在课程和活动中进行过程性的评价,并统一反映在最终的评价结果中,才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施。

  要实现这样的评价方式,首先要对教学活动 (即课程或课程化活动,以下均称为课程) 的“量”和“质”进行界定。

  所谓“量”是指完成课程所需要的总学时数 (或平均周学时),而“质”是指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的重要性,两者合成一个指标称为“学分”(也有把平均周学时直接换算作学分的情形)。课程的设计,需要目标清晰、过程严谨,既要满足培养的功能需求、也必须遵守教育学的规范要求,那种把一次讲座也称为一门特色课程的情形是不应该出现的。

  其次,要对学生在参加课程群体中的相对表现及成果进行评价。如以体验为主的课程可以“通过”或“不通过”区分,也可以在其中再选拔部分学生评价为“优秀”,但要确定比例;对有一定持续性的课程,可以综合日常表现、作业及考试结果而给予不同的等第评价。当然也可以采用传统的百分制、再转换为等第的评价方式,虽然存在不够稳定的情况,但是对于学生在群体之中所处的位置会有一个相对清晰的体现。

  具备上述基本信息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的评价,采用的方式通常称为平均绩点 ( GPA:Grade Point Average),其计算方法是将某学生所修的每门课程的“学分”乘上所获得的“绩点”累加起来,再除上所修课程的总的“学分”,即为平均绩点。

  平均绩点就是学生参加所有学习活动所获得的综合评价 (平均成绩),改变了过去只是以高考课程的最终考试分数作为评价的方式,综合反映了学习过程与学校的培养目标达成程度,从评价制度设计上与“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一致。

  高中教育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预备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其独特的价值。既要着眼于基本素质的培养,也必须传授和训练社会生活所必须的能力要求,所以在教育观念与思想、课程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估等方面,都必须服从这样的价值目标。

  上海的高中教育有很好的基础,最近若干年里生源人数又处在低位,正是整体推进高中教育改革的极佳时机。高中学校自身要在培养的基础性、教育的完整性和评价的过程性方面进行制度设计和培养改革,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与成长需求,提升高中学校教育的整体质量,以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达成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作者曾任复旦附中校长现为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