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十大热点问答
1.为什么要设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长期以来,我们缺少客观有效地监控高中教育质量和评价高中办学水平的办法,因此,社会上往往将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升入一本院校的比例等作为事实上的评价标准。这种状况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难以改变,素质教育无法真正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遇到阻力。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监控高中教育质量的手段和评价高中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准,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有利于高中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高中教育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偏科”倾向。
经过多年努力,上海高等教育入学率逐年提升,已达到较高比例,进入了普及化阶段。 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约达到90万人,全市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4.5年。按照本市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2010年后新增的劳动力皆有可能接受2-3年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普及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设置可以为今后高校招生改革的实施提供支持,如为高职高专等高等院校的招生提供比较客观公正、可参照的标准等。
近年来,上海进行了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试点工作。部分高职高专进行了“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复旦大学、上海交大进行了“深化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试验”。在改革过程中,这些高校都希望有一个全市统一、可供比较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成绩评价平台,可以使选择依据更为可靠,选拔结果更加公平。同时,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高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减少初次筛选环节,减轻考生负担。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可以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奠定基础,促进实现两个“自主”:高校自主招生,学生自主选择。
2.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什么性质的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国家课程实施后,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的全市统一的水平考试,是检测高中学生相关学科学业质量的重要依据。
3.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会考有何不同?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高中会考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总结高中会考制度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实施的一项考试制度的重要改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继承了会考所具有的检测学生学业水平、监控学校教育质量的功能,促使学校按照学科课程标准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保证《上海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的贯彻落实。同时,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还能为高职高专和部分高等院校自主招生提供比较客观公正的入学选拔标准,这将为高校招生方式多元化奠定基础。
4.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如何从制度上推动基础教育改革?
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本市二期课改全面推广后的配套措施。体现了课程在先考试在后的改革要求,使基础教育由“考什么,学什么”转变为“学什么,考什么”。可以使大部分学校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逐步转向在确保基本教育质量的基础上,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办学特色,从制度层面保证和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
5.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间有什么联系?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布的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的高中课程标准为依据,限定在普通高中相关学科基础型课程内容范围之内。因此,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是监控和检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的标准之一。